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期,會也。从月,其聲。𣅆,古文期,从日、丌。」

qī ㊀《廣韻》渠之切,平之羣。之部。

①约会。《説文·月部》:「期,會也。」段玉裁注:「會者,合也。期者,邀約之意,所以為會合也。」《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之上矣。」三國曹丕《秋胡行》:「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王安石《答子固南豐道中所寄》:「相期東北遊,致館之灣。」

②一定的时日;期限。《廣雅·釋言》:「期,時也。」《詩·陳風·東門之楊》:「昬以為期,明星煌煌。」《國語·周語上》:「及期,命於武宫。」韋昭注:「期,將事之日也。」《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次曰乃試燈之期,府正廳上懸掛一對大珠燈。」

③极,限度。《廣雅·釋言》:「期,卒也。」王念孫疏證:「期之言極也。」《莊子·則陽》:「今計物之數,不止於萬,而期曰萬物者,以數之多者號而讀之也。」成玄英疏:「期,限也。」《吕氏春秋·懷寵》:「上不順天,下不惠民,徵斂無期,求索無厭。」高誘注:「期,度。」蘇軾《漁父四首》之一:「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④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如:出了两期刊物;办了三期讲习班。

⑤期望;要求。《書·大禹謨》:「刑期于無刑。」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志適不期貴,道存豈偷生。」柳亚子《曲江喜晤李南溟赠一律》:「投林穷鸟倦,期汝一吹枯。」

⑥预期;预料。《荀子·天論》:「所志於天者,已其見象之可以期者矣。」《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⑦旧谓运数,气数。《晋書·宣帝紀》:「宣皇以天挺之姿,應期佐命。」《南史·王茂傳論》:「若非天人啓期,豈得若斯之速乎?」

⑧必定;务须。《左傳·哀公十六年》:「復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杜預注:「期,必也。」《史記·滑稽列傳》:「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

⑨待;对待。《莊子·寓言》:「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成玄英疏:「期,待也。言此人直(置)(是)以年老居先,亦無本末之智,故待以耆宿之禮,非關道德可先也。」王績《答刺史杜之松書》:「兄弟以俗外相期,鄉閭以狂生見待。」

⑩当,适合。《玉篇·月部》:「期,當也。」《書·大禹謨》:「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傳:「期,當也。歎其能以刑輔教,當於治體。」

⑪常。《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周)仁為人陰重不泄,常衣敝補衣溺袴,期為不絜清,以是得幸。」張守節正義:「期,猶常也。」

⑫契约。《玉篇·月部》:「期,契約也。」《廣韻·之韻》:「期,信也。」

⑬地质学名词。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时代单位。

⑭通「夔(kuí)」。期牛即夔牛,大牛。《古文苑·揚雄〈蜀都賦〉》:「其旁則有期牛兕旄,金馬碧雞。」章樵注:「郭璞《山海經》注:『蜀山中有大牛,肉重數千斤,名為夔牛。』期、夔聲相近。」

⑮姓。《廣韻·之韻》:「期,姓。《風俗通》有期思國。」

㊁《集韻》居之切,平之見。

①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也指穿这种丧服。《墨子·公孟》:「伯父、叔父、兄弟,期。」《北史·石文德傳》:「(黄)宣單貧,無期親。」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期功之慘,遂不制服。」

②助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其」。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期,助語之詞。」《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維何期。」鄭玄箋:「何期,猶伊何也。期,辭也。」陸德明釋文:「期,本亦作其,音基。」

③周期。指一周年,一整月,一昼夜。《集韻·之韻》:「稘,《説文》:『復其時也。』引《虞書》:『稘,三百有六旬。』亦書期。」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日月之行,大凡二十九日有奇而會,謂之合朔,是為一月。十二月則一周天而復會於故處,謂之期,是為一年。」《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叔孫旦而立,期焉。」杜預注:「從旦至旦為期。」《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論》:「適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整理者注:「日月星辰依期而行,無差忒,故稱信。」《漢書·王尊傳》:「一之身,三期之間,乍賢乍佞,豈不甚哉!」顔師古注:「期,年也。音基。」特指人寿百岁。《廣雅·釋詁一》:「期、頤,老也。」王念孫疏證:「期、頤二字皆訓為老,蓋本於《禮》注也。……百年為數之極,故曰百年曰期。」《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朱彬訓纂:「朱子曰:『期,周帀之義也。期謂百年已周。』」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