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貒 |
释义 | 貒 《説文》:「貒,獸也。从豸,耑聲。讀若湍。」按:段注本依《韻會》所据及《爾雅音義》所引补「似豕而肥」。 (一)tuān 《廣韻》他端切,平桓透。元部。 ①猪獾。《爾雅·釋獸》:「貒子貗。」郭璞注:「貒,豚也,一名貛。」郝懿行義疏:「貛貒,叠韻;貒豚,雙聲兼叠韻。貒貛同物,故古通名。」《方言》卷八:「貛,關西謂之貒。」《正字通·豸部》:「貒,豬獾,一名獾㹠。狀似小豬,體肥,行鈍,穴居,足尾短,褐毛,尖喙,能孔地,食蟲肉。」《楚辭·王逸〈九思·遭厄〉》:「鹿蹊兮𨇰𨇰,貒貉兮蟫蟫。」洪興祖補注:「貒,似豕而肥。」唐李白《大獵賦》:「拳封貒,肘巨狿。」清黄宗羲《稱心寺志序》:「生前身後,蓋已為狐狸貒貉啗盡。」 ②同「𧤗」。兽名。《字彙·豸部》:「貒,音端,與𧤗同。」《韻府·東》引「漢李陵以貒弓遺蘇武」注:「貒,似豕,角在鼻上,堪作弓。」 (二)tuàn 《廣韻》通貫切,去换透。 野猪。《集韻·换韻》:「貒,獸名,野豕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