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勘 |
释义 | 勘 《説文新附》:「勘,校也。从力,甚聲。」鄭珍新附考:「古『戡勝』、『戡定』字,經典史籍通作戡、𢦟、堪、龕四形,而《説文》四字注皆無其説。蓋戡、堪有别義訓勝,訓定,勘定書籍,又其後一文也。」 kān ㊀《廣韻》苦紺切,去勘溪。侵部。 ①校对;核定。如:校勘;勘正。《説文新附·力部》:「勘,校也。」《玉篇·力部》:「勘,覆定也。」《南史·任昉傳》:「武帝使學士賀縱共沈約勘其書目,官無者就其家取之。」唐韓愈《秋懷詩十一首》之七:「不如覰文字,丹鉛事點勘。」明湯顯祖《牡丹亭·聞喜》:「奏准要平章、狀元和小姐三人駕前勘對,方取聖裁。」 ②审讯;问罪。《篇海類編·身體類·力部》:「勘,鞠囚也。」《隋書·薛道衡傳》:「付執法者勘之。」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且將這一行人都收在牢裏去,明日勘問。」《聊齋志異·小謝》:「部院勘三郎,素非瓜葛,無端代控,將杖之。」 ③推究。唐司空圖《上譙公書》:「某迹拘世累而業久於山,援古勘今,思有所發者。」清費錫璜《漢詩總説》:「世之説漢詩者,好取其詩,牽合本傳,曲勘隱微。」 ④探测;实地查看。如:勘探;勘查。清林則徐《接冢謝恩摺》:「悉心講求,周歷履勘。」陈毅《游桂林》:「佳景最留人,景亦待人勘。」 ⑤合。元佚名《醉花陰·怨恨》:「鸞鏡缺,何時聞勘?鳳釵折,甚日重簪?」明徐復祚《紅梨記·脱禁》:「我和你會面艱如許,姻緣事如何勘?」 ⑥同「戡」。平定;剿除。《隋書·河間王弘傳》:「今者共舉義旗,勘剪兇虐。」宋蘇軾《乞將合轉一官與李直方酬奬狀》:「備説逐賊凶惡,多年為害,人不敢言,若不盡法根勘……為害轉甚。」《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二回:「季友有勘亂之才,必能安集衆庶。」 ㊁《集韻》枯含切,平覃溪。 通「堪」。能。《集韻·覃韻》:「勘,能也。」《鹽鐵論·禁耕》:「郡中卒踐更者,多不勘責取庸代。」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