廡 (93340) U+5EE1⿸广無
異體字表 庄(53257) 𢇜(0) 𢋑(1) 𢋰(0) 𢌋(0) 庑(85)
正 字 表 庑(簡)
1. wǔ, wú
【寅集下】【广字部】:【唐韻】文甫切【集韻】罔武切【韻會】罔甫切,無上聲。【說文】堂下周屋。【釋名】大屋曰廡。廡,幠也。幠,覆也。幷冀人謂之庌。【前漢·竇嬰傳】𨻰賜金廊廡下。【註】廡,門屋也。 又【集韻】微夫切,音無。蕃廡,草木盛貌。【書·洪範】庶草蕃廡。 又讀上聲。【晉語】詩曰黍不爲黍,不能蕃廡。【註】廡音武。 又與甒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註】古文甒作廡。考證:〔【士喪禮】甒禮在服。〕 謹按此出士冠禮。原文側尊一甒爲句,醴爲句,在服北爲句,非以甒禮在服爲句也。謹照原文改士冠禮側尊一甒。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庑 U+5E91
異體字
[1] 庄 zhuāng, péng (53257) U+5E84 异体字字典
廡屋(65) / 庄屋(376)
楹西首廚房三楹大堂前東西考棚各十六楹各置石桌石凳儀門五楹東首
廡屋 三間西首廡屋 三間中奉知縣鄧廷彩林芝英長生祿位大門三楹東西轅門民國·台州府志[喻長霖]【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六分東北止路西南余田
庄屋 側八分北王田西止庄屋 箣下東南止路庄屋 門首四分東西自田北王田南止路 梘口田二號一畝東水圳西自田南盧淸·(同治)武寧縣志[何慶朝]【清同治九年刻本】廡前(968) / 庄前(373)
西至養濟院南至徐州衛地六十丈北至永福倉 中為 先師廟東西列兩
廡前 為廟門門外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又前為欞星門門之外為泮池跨以石明·(嘉靖)徐州志[梅守德]【明嘉靖間刊本】在街東 國朝順治十四年移建今處一在城東八里藥王廟在東門外劉家
庄前 地藏廟在東門外偏南觀音廟二一在舊街街東 國朝順治六年建一在大淸·(康熙)鹽山縣志[朱鸞鷟]【清康熙十年刻本】東廡(11814) / 東庄(479)
定丙子憲使陳矦深為病之乃於通衢之祠奉濓溪於中堂西偏而降令公於
東廡 於憲司之西園者改創外門以正南向藩墻周宻不與他神祠錯列而學中三宋·北溪大全集[陳淳]【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以深棆材於官道民因之不擾再逾月皆報成焉是役也受菴周公主之於前
東庄 黄公督之於後侯奉兩憲公之命夙夜在公克襄厥事汶之人逸居而免震驚明·(萬曆)汶上縣志[栗可仕]【清康熙五十六年補刻本】西廡(14782) / 西庄(454)
在
西廡 後古有三院曰上清曰精思曰南陵今分爲十有八齋中瞰一池諸齋環嚮池宋·洞霄圖志[鄧牧]【清知不足齋叢書本】墩三
西庄 古積 比靑明·武備志[茅元儀]【明天啓刻本】廡東(656) / 庄東(463)
七方 大成殿正位一四配各一十二哲位各一 鐵燭臺七十三對 兩
廡東 西各三十一崇聖祠五正位各一四配各一兩廡東 西各一 鐵香爐十□淸·(乾隆)宣化府志[王者輔]【清乾隆八年修二十二年訂補重刊本】橋一座橋身長五尺廣如潘各庄橋東西馬頭各一丈五尺包蓆畫龍距潘各
庄東 一十六里至河東大橋九里由小定府庄至河搭大橋一座在東套東北上流淸·古愚心言[彭鵬]【清康熙愚齋刻本】廡共(198) / 庄共(109)
放以下六人宜增祀兩廡者先賢亶縣以下二十人東西各分配十三人合兩
廡共 祀一百二十三位 東廡六十二位 所祀先賢澹臺子滅明 蘧子瑗 原淸·(乾隆)再續華州志[汪以誠]【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大丁四千四百二十口男小丁六千九百六十八口 南鄕共四百三十六村
庄共 二百一十一牌共男大丁四千三百零九口男小丁七千五百八十七口 西淸·(乾隆)鄉寧縣志[葛清]【清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廡俱(233) / 庄俱(78)
西對偶南向行至班末東班折旋向東西班折旋向西在殿者升階在廡者詣
廡俱 各分東西各就所執事之位 就位 通贊 正獻官就位分獻官陪祀官皆淸·(道光)重修儀徵縣志[王檢心]【清光緒十六年刻本】行廵緝有犯者當塲捶殺地方遂得寧謐 五十一年産瑞麥 東西各村
庄俱 有一莖兩穗至三四穗八九穗者 五十二年府治後觀音閣產靈芝二本淸·(乾隆)臨汾縣志[高塘]【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廡災(53) / 庄災(32)
十九年荊溪令劉標募捐兩邑重修二十四年更建門廡重笵神像三十年門
廡災 即於是年重建 儲大文記曰宜興荆溪祀城隍顯佑伯定遠楊公由明洪武淸·(嘉慶)重刊荆溪縣志[唐仲冕]【清嘉慶二年刻本】成災 七月葭州神木雨雹 葭州二十九村
庄災 輕重不等神木十三村庄災 稍重 十八年六月四州縣雨雹 榆林七十五村庄葭州五十七村庄懷遠淸·(道光)榆林府志[李熙齡]【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2] 𢇜 wǔ (0) U+221DC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3] 𢋑 wǔ (1) U+222D1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4] 𢋰 wǔ (0) U+222F0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5] 𢌋 wǔ (0) U+2230B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6] 庑 wú, wǔ (85) U+5E91 汉语大字典
宋·翠微南征録[華岳]【四部叢刊三編景舊鈔本】: 飲仙閣小峯王泰之作堂曰傾盖作閣曰飲仙
明·孤樹裒談[李默]【明刻本】: 文渊阁在奉天殿
明·費文憲公摘稿[費宏]【明嘉靖刻本】: 復慮其勞與費之及民也則稽滛祠所八付義民王文俊督配徒併力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