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 (12046) U+5D99⿰山粦
異體字表 𡽤(0) 𡼵(21) 𡿑(0) 峋(11170)
正 字 表 嶙(簡)
1. lín, lǐn
【寅集中】【山字部】:【唐韻】【集韻】力珍切【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說文】嶙峋,山崖重深貌。《前漢·揚雄傳》岭巆嶙峋。顏師古曰:節級貌。 又【廣韻】力忍切【集韻】【類篇】【韻會】里忍切【正韻】良忍切,音凜。嶾嶙,山峻貌。【潘岳·西征賦】裁陂陀以嶾嶙。考證:〔【顏師古曰】節級貌。【揚雄·甘泉賦】岭巆嶙峋。〕 謹照漢書原文改爲:前漢揚雄傳岭巆嶙峋。顏師古曰節級貌。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嶙 U+5D99
異體字
[1] 𡽤 lín (0) U+21F64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2] 𡼵 lín, lǐn (21) U+21F35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㟒嶙(83) / 㟒𡼵(10)
䇿趙豹曰秦蠶食韓氏之地丨丨不令相通故自以為坐受上黨也南都賦或
㟒嶙 而纚聯或豁爾而丨丨空絕戰國䇿秦召春平侯因留之泄釣為之謂文信侯淸·佩文韻府[張玉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若閩巒紏紛陞□□□□□□□□□□□□□□□□開或帥爾而隂洌或
㟒𡼵 以纚聫或豁焉而中絶嶱嵑㟐嵣崚嶒嵽嵲拔地怒張干霄勃欝狀倔傲以争淸·(康熙)均州志[党居易]【清内府本】
[3] 𡿑 lín (0) U+21FD1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4] 峋 xún (11170) U+5CCB 中华字海
嶙嶙(272) / 嶙峋(8995)
在縣南豐陽里一云在武夷山宋時建陸游詩未到名山夢巳新千峯拔地玉
嶙嶙 黄亭一夜風吹雨似與遊人洗俗塵 晝寒亭 在五夫里密庵宋時建張紫淸·(乾隆)福建通志[郝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㧞地玉
嶙峋 黃亭一夜風吹雨似為遊人洗俗塵宋·劍南詩稿[陸遊]【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嶙嶙(272) / 峋嶙(110)
光摩盪月色朗映雪意閣之風行動之冉冉倬彼天章振垂鵬翼而山頭怪石
嶙嶙 峋峋有龍躍虎跳之勢直欲凌雲而上斯亦此土之奇觀也曾幾何時白雲猶淸·(乾隆)普寧縣志[蕭麟趾]【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可知亦明季坟也。仙人下碁及轎子石。在馬場北三里許瘋子巖。怪石
峋嶙 。山頂有巨石。高數丈。頂平如桌。左右各一石。狀如人形。伏於桌民國·開陽縣志稿[鍾景賢]【民國二十九年鉛印本】嶙峋(8995) / 峋峋(35)
霰韻今圈郇國名周文王子所封又姓後去邑為荀又胡闗切姓也珣玉名峋
嶙峋 山貌旬均也詩其下侯旬又徧也詩來旬來宣又見下増入○逡七倫切復也宋·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毛居正]【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咨也左傳咨親為詢洵水名又揮涕也郇國名恂信心也一曰樂也又温恭貌
峋峋 嶙山貌純如倫切説文絲也又粹也不雜也蒓水葵也蓴上同晉書千里蓴羮淸·古今通韻[毛奇齡]【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嶙峭(11) / 峋峭(40)
墓 孝廉 謝家樹 邑人 泱泱清駛葛溪水嶙
嶙峭 峙龜麓山山水賦形何太異磅礴正氣鍾其閒矢心肩定綱常擔勘破男兒義淸·(同治)弋陽縣志[俞致中]【清同治十年刻本】山而止昌山者二石相連上小下大形如昌字故名 宋李渤昌山合壁詩嶙
峋峭 壁武溪東起聳昌文叠秀峯空谷流聲凝管籥斷雲出岫挂崆峒依稀玉韞含民國·樂昌縣志[劉運鋒]【民國二十年鉛印本】嶙兮(19) / 峋兮(51)
數畝之坦夷兮故樂平之倉簃宖寥窲之何有兮唯瓦礫之遺㸏㟛紫玉之嶙
嶙兮 神𤟧𤟧于隇䧅嶄嶙𡾯之插天兮驚𡺑嵲之厜 乃堆壘于其密兮民國·林縣志[王澤溥]【民國二十一年石印本】以並馳亦夫人之能兮奈何以相嗤彼鳴玉而衣寳兮又豈其宜嗟玉峯之嶙
峋兮 君生于斯千秋萬年兮常在兹明·震川集[歸有光]【四部叢刊景清康熙本】嶙妻(97) / 峋妻(101)
年 楊琦妻李氏 年二十九守節 楊鳳翔妻林氏 年二十七守節 楊
嶙妻 張氏 年二十七守節 楊𡼴妻賀氏 年三十守節 楊岸妻廖氏 年淸·(道光)廣東通志[阮元]【清道光二年刻本】年五十四歲苑相妻王氏年二十四歲夫故守節二十九年卒年五十二歲劉
峋妻 李氏年二十五歲夫故孝奉姑撫子守節四十八年現年七十二歲劉馨遠妾淸·(道光)阜陽縣志[周天爵]【清道光九年刊本】張嶙(161) / 張峋(82)
九年貢 徐湻 十一年貢
張嶙 十三年貢 趙以施 趙以炳淸·(光緒)邢臺縣志[戚朝卿]【清光緒三十一年刊本】服闋依衝替人例知壁州林英二年十一月差府界閏月改兩浙太博知鄞縣
張峋 二年十一月差兩浙前宣州司理王醇二年十一月差兩浙三年十二月審官宋·續資治通鑒長編[李燾]【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