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34463) U+97F5⿰音匀

異體字表(634251) 𡁩(0)

正 字 表()

1. yùn

【戌集中】【音字部】:【集韻】與韻同。(韻)〔古文〕均【唐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說文】和也。从音員聲。【玉篇】聲音和曰韻。【文心雕龍】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晉書·律曆志】凡音聲之體,務在和韻,益則加倍,損則減半。【陸機·文賦】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按文人言韻,始見於此。漢魏以上之書,皆言音不言韻。自晉以後,音降而爲韻矣。至韻書之最古者,莫如魏李登《聲類》,晉呂靜倣其法作《韻集》,齊周顒始著《四聲切韻》,梁沈約有《四聲》一卷,隋秦王俊有《韻纂》,陸法言有《切韻》,至唐孫愐《唐韻》出,而諸書皆廢。宋𨻰彭年等重修《廣韻》,丁度有《集韻》,金韓道昭有《五音集韻》,元黃公紹有《韻會舉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韻》,此韻書大略也。 又【正韻】風度也。 【說文】裴光遠云:古與均同。【唐書·楊收傳】夫旋宮以七聲爲均。均言韻也。古無韻字,猶言一韻聲也。 【集韻】或作韵。康熙字典

正字

[] 韵 U+97F5

    異體字

    [1] 韻 yùn (634251) U+97FB 中华字海, word2vec, j2ff

    • 集韵(1556) / 集韻(74207)

      二韵俱有懇字若孔悝之悝則在灰韵與莫佳莫諧之音俱不合故玉篇廣韵集韵㦟字俱無悝音今據以訂正今高郵人猶謂黠爲鬼是古之遺語也漢·方言疏證補[揚雄]【民國二十七年嚴氏賁園刻本】

      注善曰 豨聲五臣作䓼段氏玉裁曰 字求之廣韻集韻類篇皆無有惟正韻 轄覺切引吳都賦豐豨 注豨聲然從孑不從女非今南北朝·文選箋證[蕭統]【清光緖聚軒叢書第五集本】

    • 廣韵(3822) / 廣韻(50864)

      懽也義本此咺曹憲音火袁反脅亦作愶玉篇云以威力相恐愶也䦧亦作㦦廣韵㦦惶恐也或作𤄎注內𤄎沭各本訛作鬩穀今訂正後卷十有云凡窘猝漢·方言疏證補[揚雄]【民國二十七年嚴氏賁園刻本】

      袁反廣韻引方言此條文竝同脅亦作愶玉篇云以威力相恐愶也䦧亦作㦦廣韻㦦惶恐也或作𤄎注內𤄎沭各本訛作䦧穀今訂正後卷十有云凡窘猝漢·方言疏證[揚雄]【清乾隆孔繼涵刻微波榭叢書本】

    • 次韵(2021) / 次韻(41277)

      漢語大詞典·次韻: 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世传次韵始于 白居易 、 元稹 ,称“元和体”。 唐 元稹 《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韻千言曾報答,直詞三道共經綸。”原注:“ 樂天 曾寄予千字律詩數首,予皆次用本韻酬和,後來遂以成風耳。”一说始于 南北朝 。

      持正睦州新安人爲陸渾尉洪曰一作次韵非是刘貢父云唐人𢋫和詩有次韵依其次用韵用波之韻不必次之退之和陸渾山火是也唐·朱文公校韓昌黎先生集[韓愈]【四部叢刊景元刊本】

      次前詩當在元和三年矣此詩一本作次韻非是劉貢父云唐人𢋫和詩有次韻依其次用韻有依韻同在一韻中有用韻用彼之韻不必次之公和陸渾山火唐·東雅堂昌黎集注[韓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曡韵(411) / 曡韻(1528)

      又按周禮故書作  從木從貿聲貿從貝從卯聲而先鄭讀 為柳此於曡韵求之也後鄭注尙書讀卯為昧此於雙聲求之也淸·古文尚書撰異[段玉裁]【清乾隆道光間刻經韻樓叢書本】

      鄭司農讀爲桺 從木 聲貿從貝戼聲而先鄭讀橮爲桺此於曡韻求之也後鄭注尚書讀卯爲昧此於雙聲求之也正與詩箋茅蒐韎聲茅韎雙淸·今文尚書經説考[陳喬樅]【清刻左海續集本】

    • 疊韵(186) / 疊韻(2790)

      高祖嘗作五字疊韵曰後牗有榴桞命朝士並作劉孝綽曰梁王長康強沈約曰偏眠船舷邊庾肩明·堯山堂外紀[蔣一葵]【明刻本】

      梁高祖嘗作五字疊韻曰後牗有榴柳會朝士竝作劉孝綽曰梁王長康强沈約曰偏眠船舷邊庾肩宋·南北朝雜記[劉敞]【清學海類編本】

    • 叶韵(72) / 叶韻(2579)

      漢語大詞典·叶韵: 见“ 叶韻 ”。

      漢語大詞典·叶韻: 亦作“ 叶韵 ”。

      伏匿穴處爰何云荆勲作師夫何長長下一有先字非是自此至篇終皆隔句叶韵悟過改更我又何言吳光爭國久余是勝悟一作寤更音庚一無我字非是言明·楚辭集解[汪瑗]【明萬曆刻本】

      皆不可曉今闕其義伏匿穴處爰何云荆勲作師夫何長自此至篇終皆隔句叶韻悟過改更我又何言吳光爭國乆余是勝吴光即闔閭也何環穿自閭社丘陵宋·文選補遺[陳仁子]【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唐韵(563) / 唐韻(18256)

      區或作歐歸或作征方云區烏侯切唐韵區冶子之後漢王莽漙有中郎區博唐·朱文公校韓昌黎先生集[韓愈]【四部叢刊景元刊本】

      送區宏南歸【方云】區烏侯切唐韻區冶子之後王莽傳有中郎將區博唐·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韓愈]【清乾隆盧見曾雅雨堂刻本】

    • 押韵(71) / 押韻(1106)

      漢語大詞典·押韵: 见“ 押韻 ”。

      漢語大詞典·押韻: 亦作“ 押韵 ”。

    [2] 𡁩 yùn (0) U+21069 中华字海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9 15: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