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 (53793) U+5BEE⿱宀尞
異體字表 竂(589) 𥨤(0) 𥨽(0) 僚(140611) 藔(1119)
正 字 表 寮(簡)
1. liáo
【寅集上】【宀字部】:【廣韻】落簫切【集韻】【韻會】憐簫切【正韻】連條切,音聊。【爾雅·釋詁註】同官爲寮。又官寮也。【書·酒誥】百寮庶尹。又【左傳·文七年】荀林父曰: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 又【正字通】寮,小窻也。楊愼曰:古人謂同官爲寮,亦指齋署同窻爲義。 又通作僚。【書·臯陶謨】百僚師師。 又叶凌如切,音閭。【傅毅·洛都賦】革服朔,正官寮。辨方位,摹八區。考證:〔【爾雅·釋言註】同官爲寮。〕 謹照原書釋言改釋詁。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寮 U+5BEE
異體字
[1] 竂 liáo, piáo (589) U+7AC2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word2vec
寮寀(1631) / 竂寀(23)
能勝任否日當以家法治之又問何法曰予視軍民愛惜財賦遂除知泰州語
寮寀 曰吾目不識字手不能書但心能燭理耳能聽訟爾郡中果大治明·兩浙名賢録[徐象梅]【明天啓刻本】能勝任否曰當以家法治之又問何法曰子視軍民愛惜財賦遂除知泰州語
竂寀 曰吾目不識字手不能書但心能燭理耳能聽訟耳郡中果大治淸·(雍正)浙江通志[嵆曾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伯寮(1711) / 伯竂(60)
公
伯寮 愬子路於季孫註馬融曰愬譖也伯竂 魯人弟子也子服景伯以告註馬融曰南北朝·論語義疏[皇侃]【清知不足齋叢書本】公
伯竂 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竂 吾力猶能肆諸市宋·論孟精義[朱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百寮(6576) / 百竂(65)
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也窈窕美皃迭遞也䝉寵貴者蓋百數左右庭中朝堂
百寮 之位蕭曹魏邴謀謨乎其上善曰尚書曰百寮 師師漢書曰蕭何沛人漢王即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宫之號十有四位窈窕繁華更盛迭貴處乎斯列者盖以百數左右庭中朝堂
百竂 之位蕭曹魏邴謀謨乎其上佐命則垂統輔翼則成化流大漢之愷悌盪亡秦宋·事文類聚[祝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僧寮(2459) / 僧竂(23)
滿坪野英雄語耳予恨未齋五十日抱白雞登山令神藥異寶出也是夜東宿
僧寮 夜半雨雪交至早起一望空濛因念王彪之廬山記箕風吐火而蓬勃畢雲出明·文直行書詩文[熊明遇]【清順治十七年熊人霖刻本】迥隔人世然而魈魖拔其宫灌莽没其脊陰翳荒寂有足感者薄暝返寺宿於
僧竂 是夜將半山雨忽來林籜怒飛窗竹競響客夢方覺蟲聲入户擥衣驚寒推枕淸·(同治)武岡州志[黄維瓚]【清同治十二年刻本】茶寮(523) / 茶竂(12)
明米萬鍾湛園近西長安門有石丈齋石林仙籟館
茶寮 書畫船繡佛居竹渚𩫈雲亭曲水松關飲光樓眾香國猗臺花徑諸勝淸·宸垣識略[吳長元]【清乾隆池北草堂刻本】宅之左先生自叙曰嵗丁酉居長安之苑西為園曰湛有石丈齋石林仙籟館
茶竂 書畫船繡佛居竹渚敲雲亭曲水繞亭可以流觴即以灌竹竹外轉而松闗又淸·日下舊聞考[于敏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寮屬(1921) / 竂屬(22)
所在風俗按舉不法元和四年御史中丞李夷簡亦曾奏知監院官多是臺中
寮屬 伏請委以各訪察本道使司及州縣有違格勑不公等事罕能遵行歲月卽父宋·册府元龜[王欽若]【明刻初印本】所在風俗按舉不法元和四年御史中丞李夷簡亦曾奏知監院官多是臺中
竂屬 伏請委以各訪察本道使司及州縣有違格勅不公等事罕能遵行歲月旣久淸·全唐文[董誥]【清嘉慶內府刻本】寮愬(196) / 竂愬(6)
公伯
寮愬 子路於季孫註馬融曰愬譖也伯竂魯人弟子也子服景伯以告註馬融曰魯南北朝·論語義疏[皇侃]【清知不足齋叢書本】公伯
竂愬 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竂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宋·論孟精義[朱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臣寮(3926) / 臣竂(30)
前巳作此賦有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及爲館職時天下無事許
臣寮 擇勝燕飲當時侍從文館士大夫各爲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徃徃皆供帳爲遊宋·五朝名臣言行録[朱熹]【四部叢刊景宋本】前已作此賦有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及爲館職時天下無事許
臣竂 擇勝燕飲當時侍從文舘士大夫爲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徃徃皆供帳爲逰息宋·夢溪筆談[沈括]【四部叢刊續編景明本】寮佐(779) / 竂佐(11)
列於大門外之南重行北面西上至時使者以下各服公服所在長官及所部
寮佐 亦各服公服行參軍引長官以下出就門外位司功參軍引使者就門外位立唐·大唐開元禮[蕭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列于大門外之南重行北面西上至時使者以下各服其服所在長官及所部
竂佐 亦各服公服行𠫵軍引長官以下出就門外位立司功𠫵軍引使者出就淸·五禮通考[秦蕙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寮友(1102) / 竂友(11)
來自金陵其徒朱克家陸麟之周清叟熊鑑路謙亨胥訓實從十日丁亥熹率
寮友 諸生與俱至于白鹿書堂請得一言以警學者子静旣不鄙而惠許之至其所宋·晦菴集[朱熹]【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來自金谿其徒朱克家陸麟之周清叟熊鑑路謙亨胥訓實從十日丁亥熹率
竂友 諸生與俱至於白鹿書院請得一言以警學者子靜既不鄙而惠許之至其所淸·(康熙)江西通志[謝旻]【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𥨤 liáo (0) U+25A24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3] 𥨽 liáo (0) U+25A3D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4] 僚 liáo, liǎo, lǎo (140611) U+50DA word2vec
寮佐(779) / 僚佐(7462)
國語辭典·寮佐: 助理事務的部屬。《新唐書.卷一○三.張玄素傳》:「上惟東宮之重,高署賢才為
寮佐 ,今乃不得進見,將何以朝納誨、夕補遺哉?」亦作「僚佐 」。國語辭典·僚佐: 助理事務的部屬。《晉書.卷五八.周訪傳》:「訪謂其
僚佐 曰:『昔城濮之役,晉文以得臣不死而有憂色,今不斬曾,禍難未已。』」亦作「寮佐 」。思之巖卒後蜀王為非法造渾天儀又共妃出獵以彈彈人多捕山獠充宦者
寮佐 無能諫止及秀得罪上曰元巖若在吾兒豈有是乎子𢎞嗣歴給事郎司朝宋·通志[鄭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思之巖卒後蜀王為非法造渾天儀又共妃出獵以彈彈人多捕山獠充宦者
僚佐 無能諫止及秀得罪上曰元巖若在吾兒豈有是乎子弘嗣歷給事郎司朝謁唐·北史[李延壽]【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寮屬(1921) / 僚屬(16518)
領軍遷司徒出為定州刺史昭好酒晚得偏風雖愈猶不能處劇務在州事委
寮屬 昭舉其大綱而已薨於州贈假黄鉞太師太尉諡曰武齊受禪詔祭告其墓封唐·北齊書[李百藥]【清乾隆武英殿刻本】領軍遷司徒出為定州刺史昭好酒晚得偏風雖愈猶不能處劇務在州事委
僚屬 昭舉其大綱而已薨於州贈假黃鉞太師太尉諡曰武齊受禪詔祭告其基封唐·北史[李延壽]【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寮寀(1631) / 僚寀(914)
以庶子名官本朝東宫官有左右庶子舊制不常設儲闈之建随宜置官以備
寮寀 多以他官兼領仁宗神宗欽宗升儲並置二人見四朝志乾道中庶子諭徳除宋·翰苑新書集[佚名]【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奏通典六典宋東宮官有左右庶子舊制不常設毎諸闈之建隨宜置官以備
僚寀 多以他官兼領仁宗升儲置二人神宗升儲置二人欽宗升儲置一人四朝志宋·事文類聚[祝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臣寮(3926) / 臣僚(22470)
漢語大詞典·臣寮: 1.同“
臣僚 ”。2.犹僚属。郂賜之事多闕文昭宗龍紀元年正月癸巳朔御武成殿大赦改元中外文武
臣寮 進秩頒爵有差宋·册府元龜[王欽若]【明刻初印本】龍紀元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武德殿受朝賀宣制大赦改元中外文武
臣僚 進秩頒爵有差以劍南西川節度两川招撫制置使韋昭度檢校司空為東都五代·舊唐書[劉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寮友(1102) / 僚友(6625)
早朝大明宮呈兩省
寮友 賈至唐·杜工部集[杜甫]【續古逸叢書景宋本配毛氏汲古閣本】早朝大明宮呈兩省
僚友 賈至唐·王右丞集箋注[王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幕寮(150) / 幕僚(2220)
漢語大詞典·幕寮:
幕僚 。知其連州人朝無強援謂僧曰某雖閒廢能為此人致宰相爾後授河中少尹
幕寮 有貴族浮薄者蔑視之一旦有命徵入蒲尹張筵而祖之浮薄幕客呼相國為宋·北夢瑣言[孫光憲]【明稗海本】知其連山人朝無引援謂僧曰某雖閒廢能為此人致宰相爾後授河中少尹
幕僚 有貴族浮薄者蔑視之一旦有命徵入蒲尹張筵而餞之輕薄客呼相國為尹宋·唐語林[王讜]【清惜陰軒叢書本】百寮(6576) / 百僚(17169)
漢語大詞典·百寮: 见“
百僚 ”。漢語大詞典·百僚: 亦作“
百寮 ”。國語辭典·百寮: 百官。《文選.班固.東都賦》:「然後撞鐘告罷,
百寮 遂退。」《文選.潘岳.西征賦》:「痛百寮 之勤王,咸畢力以致死。」亦作「百僚 」。國語辭典·百僚: 百官。《書經.皋陶謨》:「
百僚 師師,百工惟時。」《詩經.小雅.大東》:「私人之子,百僚 是試。」亦作「百寮 」。
[5] 藔 liáo (1119) U+85D4 word2vec
枋寮(306) / 枋藔(89)
北面山內搜查等語臣等至下埤頭一帶探知各處餘匪紛紛奔逃南下俱在
枋寮 聚集並據派往水底寮安撫之副將張芝元知府楊廷理等禀稱官兵未到水淸·德壯果公年譜[花沙納]【清咸豐刻本】北靣山内搜查等語臣等至下埤頭一帶探知各處餘匪紛紛奔逃南下俱在
枋藔 聚集並據派往水底藔安撫之副將張芝元知府楊廷理等禀稱官兵未到水淸·臺灣紀略[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仔寮(171) / 仔藔(56)
廟口街 媽祖港街 關帝港街 王宫港街 新大道街 水仔尾街 草
仔寮 街 媽祖樓街 石街 以上俱鎮北坊 市仔街 在效忠里即安平淸·(乾隆)重修臺灣縣志[王必昌]【清乾隆十七年刊本】廟口街 媽祖港街 關帝港街 王宫港街 新大道街 水仔尾街 草
仔藔 街 媽祖樓街 嘓石街 以上俱在鎭北坊 市仔街 在效忠里即安淸·(乾隆)續修臺灣府志[文儀]【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寮莊(182) / 藔莊(83)
在縣治之西南距城四十三里瓦窰莊 在縣治之西南距城四十三里田
寮莊 在縣治之西南距城四十四里口田寮莊 在縣治之西南距城四十四里淸·(光緒)苗栗縣志[沈茂蔭]【清鈔本】縣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七里南勢厝莊 在縣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七里五塊
藔莊 在縣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七里松子腳莊 在縣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七里淸·(光緒)苗栗縣志[沈茂蔭]【清鈔本】圳寮(10) / 圳藔(19)
地開新道水悍岸亟崩禱城隍神即取廟鐘埋岸底圳遂成至今賴之鄉人就
圳寮 祀其祿位廖秉鈞永春州人諸生遊學來臺入沙連主例貢生陳慕周為人倜淸·(光緒)臺灣通志[薛紹元]【清原稿本】以疏鑿之方於是通流灌溉五十餘里之田迨圳成欲謝之查尋並無其人今
圳藔 奉祀神位不忘功也 十五莊圳 在大武郡保康熙六十年莊民黃仕淸·(道光)彰化縣志[周玺]【清道光十六年刊本】隘寮(175) / 隘藔(34)
封域志 星野 疆界 山川 形勝 卷三志二 建置志 城池
隘寮 𪠘署 倉厫 街里 鋪遞 橋渡 義冢 水利 番社 卷四志三淸·(同治)淡水廳志[楊浚]【清同治十年刊本】淡水㕔志卷之二終淡水㕔志卷三 志二 建置志 城池
隘藔 廨署 倉厫 街里橋渡 義冢 水利 番社 建置者蓋合沿革營造淸·(同治)淡水廳志[楊浚]【清同治十年刊本】底寮(175) / 底藔(48)
行統率大兵肅淸南路至南路賊匪情形現猶屯聚大武隴赤山保大穆降水
底寮 等處聞官兵蕩平北路心懷畏懼黨羽漸離特恐義民截殺不敢相率投誠而淸·德壯果公年譜[花沙納]【清咸豐刻本】行統率大兵肅清南路至南路賊匪情形現猶屯聚大武隴赤山保大穆降水
底藔 等處聞官兵蕩平北路心懷畏懼黨羽漸離特恐義民截殺不敢相率投誠而淸·臺灣紀略[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寮港(159) / 藔港(37)
柱仔行街 安海街 糖仔街道口街 以上俱寧南坊 竹仔街 禾
寮港 街 總爺街 竹仔行街 故衣街針街 關廟口街 媽祖港街 關帝港淸·(乾隆)重修臺灣縣志[王必昌]【清乾隆十七年刊本】柱仔行街 安海街 糖仔街 道口街 以上俱寧南坊 竹仔街 禾
藔港 街 總爺街 竹仔行街 故衣街 針街 關廟口街 媽祖港街 關帝淸·(乾隆)續修臺灣府志[文儀]【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寮仔(54) / 藔仔(22)
處逆莊四十餘處分路剿毀復與丁曰健所派勇丁合破張厝莊該逆遁至芋
寮仔 莊復經曾元福丁曰健親督兵勇將該莊攻破生捦首逆戴萬生並逆犯董九淸·東華續録(同治朝)[王先謙]【清刻本】處逆莊四十餘處分路剿燬復與丁曰健所派勇丁合破張厝莊該逆遁至芋
藔仔 莊復經曾元福丁曰健親督兵勇將該莊攻破生擒逆首戴萬生並逆犯董九淸·治臺必告録[丁曰健]【清乾隆刻知足園刻本】搭寮(149) / 搭藔(18)
業主管事輩利在開墾不論生番熟番越界侵佔不奪不饜復勾引夥黨入山
搭寮 見番弋取鹿麂往往竊為己有以故多遭殺戮又或小民深入內山抽藤鋸板淸·(乾隆)重修臺灣府志[范咸]【清乾隆十二年刻本】在開墾番割利在佔奪不論生番熟番越界侵畊不奪不饜復勾引夥黨入山
搭藔 見番弋取鹿麂往往竊爲已有以故多遭殺戮又或小民深入其地抽籐鋸板淸·(咸豐)續修臺灣府噶瑪蘭廳志[陳淑均]【清咸豐二年續修刻本】草寮(178) / 草藔(81)
將吳宗茂等帶兵堵截左手各莊賊眾並遣義民分投焚斫竹圍蔗田及各處
草寮 當將崙仔頂莊崙仔尾莊打通維時已交已刻恐被賊人攔阻不能迅抵諸羅淸·德壯果公年譜[花沙納]【清咸豐刻本】將呉宗茂等帶兵堵截左首各庄賊衆並遣義民分投焚斫竹圍蔗田及各處
草藔 當將崙仔頂庄崙仔尾庄打通維時已交巳刻恐被賊人攔阻不能迅抵諸羅淸·臺灣紀略[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