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 (942628) U+9686⿰阝㚅
編輯者:jxs
異體字表 𤯲(3) 𨹠(0) 𨹿(0) 𨻦(0) 窿(6673) 霳(718) 靇(204) 𨺚(156) 𨺼(12) 𨼇(1) 嶐(2771) 𠾐(9) 𨺓(0) 𨺛(2)
正 字 表 隆(簡)
1. lóng, lōng
【戌集中】【阜字部】:【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癃。【說文】豐大也。 又【玉篇】中央高也。【爾雅·釋山】宛中隆。【疏】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 又【戰國策】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 又與窿通。【正韻】穹窿,天勢。本作隆。【司馬相如·上林賦】穹隆雲橈。 又【玉篇】盛也。【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史記·封禪書】文王攺制,爰周郅隆。【前漢·武帝紀】迫隆冬至。【註】隆冬,猶言盛冬也。 又【禮·祭義】頒禽隆諸長者。【註】隆,猶多也。 又【荀子·致士篇】君者,國之隆也。【註】隆,猶尊也。【史記·平準書】方隆貴用事。 又【前漢·王莽傳】臣莽夙夜隆就孺子。【註】隆,長也。言成就之,使其長大也。 又厚也。【後漢·皇后傳】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 又【前漢·五行志】沛城鐵官鑄鐵,鐵不下,隆隆如雷聲。 又地名。【史記·晉世家】齊伐魯,取隆。【註】隆,卽龍也。魯地有隆山。 又州名。後周陵州,宋升隆州。 又豐隆,雷師。【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宓妃之所在。【正韻】靊霳,本作豐隆。 又與南通。【淮南子·俶眞訓】終南作終隆。 又叶盧王切,音郞。【道藏歌】但聞仙道貴,不聞鬼道隆。謠歌參天氣,賈生元正章。 又叶閭承切,音棱。【陸雲·贈孫世顯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隆。雲根可棲,樂此隈岑。考證:〔【戰國策】雖隆薛之誠到於天〕 謹照原文誠改城。〔【荀子·臣道篇】君者,國之隆也。〕 謹照原書臣道篇改致士篇。康熙字典
正字
[簡] 隆 U+9686
異體字
[1] 𤯲 lóng (3) U+24BF2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2] 𨹠 lóng (0) U+28E60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3] 𨹿 lóng (0) U+28E7F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4] 𨻦 lóng (0) U+28EE6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5] 窿 lóng (6673) U+7ABF 汉语大字典
穹隆(1380) / 穹窿(4754)
漢語大詞典·穹隆: 亦作“
穹窿 ”。漢語大詞典·穹窿: 见“
穹隆 ”。國語辭典·穹隆: 1.像天中央高而四周下垂的形狀。《文選.陸機.挽歌詩三首之二》:「旁薄立四極,
穹隆 放蒼天。」或作「穹窿 」。2.長而曲折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於是鉤陳之外,閣道穹隆 。」之上雖館宇不至廣大其彫飾華麗越於天子此説後宫於是鉤陳之外閣道
穹隆 屬長樂與明光徑北通于桂宫綜曰長樂桂宫皆宫名明光殿名也善曰樂汁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明光殿走狗臺栢梁臺舊乘複道用相逕通故張衡西京賦曰鈎陳之外閣道
穹窿 屬長樂與明光逕北通于桂宫故渠出二宫之間謂之明渠也又東任武庫北南北朝·水經注釋[酈道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隆穹(115) / 窿穹(76)
八莭驚濤鼉振鼓千花寶塔雁翔雲岩隈雨過飛泉漲谷口風廻墮葉紛龕穴
隆穹 三像列樓臺華煥兩崕分方陪茜斾來尋勝不就蒲飱趂茹葷北里笙竽皆擁宋·兩宋名賢小集[陳思]【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八節驚濤鼉振鼓千花寳塔雁翔雲巖隈雨過飛泉漲谷口風回墮葉紛龕穴
窿穹 三像列樓臺奕煥兩崖分方陪茜斾來尋勝不就蒲餐趂茹葷北里笙竽皆擁淸·四朝詩[張豫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窊隆(274) / 窊窿(18)
虎牢西睨熊耳邪亘天際旁極萬里莽眩眼以芒眛諒群形之維紀爾乃地勢
窊隆 邱墟陂陁墳隴㟪疊棊布星羅松林槮映以攅列元木 寥而振柯壯漢氏之明·秇林伐山[楊慎]【明嘉靖三十五年王詢刻本】鞏孟津三縣綿亘四百餘里東漢諸陵及唐宋名臣墳多在此晋張協賦地勢
窊窿 丘墟陂陀墳隴㟪疊棊布星羅金更名太平山翠雲山在府城西北一十里其明·明一統志[李賢]【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隆窪(56) / 窿窪(15)
地瀉卤井泉多不可食往往待汲於郭外頗苦之適署北隅有隙地蒙叢灌翳
隆窪 磽确彌望不可以 夏閏四月間余偶至其地披荆刈棘命隷人腰鐮而鋤掘民國·大名縣志[洪家禄]【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形與岩代犬牙相錯阿武隈川貫流之西隅接陸羽之大山山谷幽𨗉地勢
窿窪 不一磽确居半瀕海一帶稍平遠有魚鹽之利而港灣淺小不便漕運風俗樸淸·日本國志[黄遵憲]【清光緖刻本】隆寺(1685) / 窿寺(47)
○韓愈詩暫欲係舡韶石下上賔虞舜丨丨裾望韶亭楊廷秀題丨丨丨詩新
隆寺 後㸔韶石三三兩兩略依稀金坑津頭㸔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齊一來望韶亭宋·方輿勝覽[祝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歸當陽詩丨丨遙連蜀江聲不入吳楊載詩河流交不斷丨丨轉相繆張端穹
窿寺 詩丨丨盤陀真是畫泉流宛委遂成書俊勢王勃入蜀紀行詩序採江山之丨淸·佩文韻府[張玉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阜隆(212) / 阜窿(10)
俗敷宏治化者此真人臣之職而上之所宜聞也臣謹按南陽城西五里有岡
阜隆 然隠起曰卧龍岡有井淵然渟深曰諸葛井者相傳漢相忠武侯故宅民歳祠元·雪樓集[程鉅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元程鉅夫諸葛書院碑記南陽城西七里有岡
阜窿 然隠起曰卧龍岡有井淵然渟深曰諸葛井者相傳漢相忠武侯故居民嵗祀淸·(雍正)河南通志[王士俊]【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隆碣(110) / 窿碣(6)
千百世而常存可也伯父少泉公伯母陳孺人雖承祧無人而封樹巍然豐碑
隆碣 照耀泉壤則而夫體仁公貽之體仁固多厚道無亦感妹氏一生婦順能孝思明·古學齋文集[王演疇]【明萬曆四十七年刻本】不可留又思先生不置也於是礱石而謁記於余余惟今之仕宦無奇而豐碑
窿碣 巍然道左蓋勢之所在人爭趨之耳先生一校職其勢何足以動人哉余故嘉淸·(光緒)常山縣志[李瑞鍾]【清光緒十二年刊本】隆起(3187) / 窿起(31)
又交州平陸縣有信士失其姓名因誦法花遂仰藥王之迹焚身之後其地
隆起 狀如人形父往堀之乃見金像一軀大如人等捧光欲擧忽然不現唐·弘贊法華傳[釋惠詳]【大正新修大藏經本】之學有尊經閣其來舊矣閣之前爲堂又其前爲廟堂與廟制既延袤地形且
窿起 閣處其後勢弗敵也堪輿家每病焉謂科目希闊實繇於斯盖自余舉辛酉迄淸·(同治)連州志[袁泳錫]【清同治九年刻本】
[6] 霳 lóng (718) U+9733 汉语大字典
豐隆(3653) / 豐霳(62)
漢語大詞典·豐隆: 1.亦作“
豐霳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2.丰盛隆厚。3.高大崇隆。漢語大詞典·豐霳: 见“
豐隆 ”。鑄之典論曰魏太子丕造百辟寶劍長四尺王粲刀銘曰灌辟以數質象以呈
豐隆 奮椎飛廉扇炭越絕書薛燭曰當造此劍之時雨師灑掃雷公擊橐蛟龍捧爐南北朝·文選[蕭統]【胡刻本】爲誣公力辯其孝祀之以爲塞下吏士勸有事於冶必齋宿爐旁若鼓以洪鈞
豐霳 擊橐飛廉扇炭其爲干將莫𫆀也大矣蓋公博物世所宗且產於歐冶故區明·止止堂集[戚繼光]【清光緖十四年山東書局刻本】隆妻(4164) / 霳妻(29)
孤苦有荻教之遺必捷遊庠氏年五十五卒孫晏乾隆辛巳舉於鄕胡氏楊應
隆妻 年二十八寡舅在堂孤旭日尚幼氏勤女紅撫孤事舅備極慈孝旭日比壯遊淸·(乾隆)海澄縣志[陳鍈]【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二歲寡無子以夫之從子為子閉户紡績至戚罕見其面現年五十四陳氏吳
霳妻 二十二歲寡孝舅姑無子繼一子為嗣現年六十九呂氏王秉莊妻二十二歲民國·高淳縣志[劉春堂]【民國七年刻本】
[7] 靇 lóng, líng (204) U+9747 汉语大字典
隆妻(4164) / 靇妻(14)
一歲伶仃無𠋣惟縫紉澣濯自給鞠育幼子至於成立現年六十有六王禧
隆妻 某氏年十八而寡子甫彌月守節撫孤已歷三十年卜允妻華氏年二十二而淸·(乾隆)大同府志[吳輔宏]【清乾隆四十七年重校刻本】年二十五寡子週嵗矢志撫孤孝事繼姑恪盡婦道卒年七十二 陳于
靇妻 劉氏 年二十九寡繼姪爲嗣躬勤績紡上事翁姑下字兒媳現年五十三淸·(道光)旌德縣續志[王椿林]【清道光六年修民國十四年重印本】崇隆(993) / 崇靇(8)
辛未趙建大榜八人姚珤第二人順昌人趙
崇隆 趙崇璘趙崇魯 趙峙夫 趙特淳並劒浦人寰宇志及縣志無峙夫以下明·(嘉靖)延平府志[鄭慶雲]【明嘉靖刻本】宗達子 聶德進 趙與鋼 師璱孫 趙若憑 趙崇彪 汝佟子 趙
崇靇 汝佟子 趙崇譄 汝倣子 林禧子 趙時倕 藝夫子 趙必㣬 必明·(崇禎)閩書[何喬遠]【明崇禎刻本】
[8] 𨺚 lóng (156) U+28E9A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乾隆(460820) / 乾𨺚(67)
在祀典者請帑修護餘亦立石書名飭縣勿損昭陵在醴泉縣東北五十里以
乾隆 四十二年八月飭知縣張心鏡特起圍牆立碑亭十餘所四十八年十月又飭宋·(熙寧)長安縣志[宋敏求]【民國二十年鉛印本】災祥 雍正六年戊申五月大雨連日夜平地水湧冲坍縣城西南六十餘丈
乾𨺚 十八年六月初五日寅時豊口壩民張寕妻吕氏一産三男現皆存活知縣黄淸·(乾隆)平利縣志[黄寛纂]【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隆慶(71903) / 𨺚慶(15)
諱萬化字一甫號康洲浙江會稽縣人
隆慶 二年戊辰廷試第一羅公嘗止北新關有戸部主事某夢第一名進士來訪明宋·夢林玄解[邵雍]【明崇禎刻本】綱紀民多惠愛 熊尹臣 嘉靖乙丑任江西新昌人由舉人 王天任
𨺚慶 戊辰任江西安福人由舉人才學兼優未幾罷去 劉元相𨺚慶 已巳任淸·(乾隆)重修嘉魚縣志[汪雲銘]【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武隆(2420) / 武𨺚(14)
若對此君仍大爵世間那有揚州鶴治平寺在昌化縣治西寺後有山磅礴為
武隆 支岡松竹蒼翠猶屏障然福勝院在臨安縣北二十里宋趙仲藏詩千騎踏清明·明一統志[李賢]【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靖昌化縣志舊名斬平唐大中二年建梁開平三年改今額寺後有山磅礴爲
武𨺚 支岡東坡貳郡日愛其幽勝鑒池築亭多題咏元初僧能仁築二亭於上曰超淸·(乾隆)昌化縣志[甘文蔚]【清乾隆十三年刊本】隆十(63966) / 𨺚十(22)
乾
隆十 年八月二十八日賜宴瀛臺效栢梁體賦詩外上又製七言律四章有三世方淸·中書典故彙紀[王正功]【民國嘉業堂叢書本】祥 雍正六年戊申五月大雨連日夜平地水湧冲坍縣城西南六十餘丈乾
𨺚十 八年六月初五日寅時豊口壩民張寕妻吕氏一産三男現皆存活知縣黄寛淸·(乾隆)平利縣志[黄寛纂]【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隆元(20884) / 𨺚元(9)
睿宗皇后劉氏唐
隆元 年六月二十八日贈皇后景雲元年二月二十三日追諡肅明皇后天寶八載宋·唐會要[王溥]【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人創建于朝天宫按靈著録云妃莆田人都巡林公愿第六女母王氏于宋建
𨺚元 年三月二十三日生妃于湄石林之地祥光異香洲中土色皆變而紫少長能淸·(康熙)儋州志[佚名]【清内府本】隆丁(6358) / 𨺚丁(5)
曾鏞字在東一字鯨堂晚號復齋泰順人乾
隆丁 酉拔貢官湖南東安知縣箸復齋詩集淸·兩浙輶軒續録[潘衍桐]【清光緖刻本】辛夘科舉人庚子 㤙科進士 張超英 應城人 陶廷起 廣濟人乾
𨺚丁 酉科拔貢 李澤張 荆門州人廩貢 縣丞 明 李 成淸·(乾隆)重修嘉魚縣志[汪雲銘]【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9] 𨺼 lóng (12) U+28EBC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淸·(康熙)上蔡縣志[楊廷望]【清康熙二十九年刊本】: 行也禮莫大於賔主几設而不倚爵□而不□長糼有序俎豆有數鄉齒序而
淸·(康熙)廣宗縣志[吳存禮]【清内府本】: 今之好阻其成與夫爲不義者記 重修廟學記 元林州學正董
淸·(康熙)廣宗縣志[吳存禮]【清内府本】: 乃以二月上丁率僚屬諸生釋奠於新宫旣成禮教論韓裔狀其寔乃請記
淸·(康熙)廣宗縣志[吳存禮]【清内府本】: 舊誌序 廣宗故無誌其有誌則处前令□公資故老吕令君信創之時在
[10] 𨼇 lóng (1) U+28F07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11] 嶐 lóng (2771) U+5D90 中华字海
穹隆(1380) / 穹嶐(186)
耳説文轒字注作
穹隆 穹隆 與𥳎籠同廣雅𥳎籠軬也釋名弓穹也張之穹隆 然也是其義也倒言之則曰隆穹李奇注漢書季布傳以廣柳爲大隆穹是也漢·方言箋疏[揚雄]【清光緖刻民國補刻本】夕望氣見珪璧寒輝獨峙溟島雲霞秀色并在嶺陽矣故今日之塔也吾往乎
穹嶐 之表其成也指掌之上度功予一日告我侯侯如予言諸邑人廼大和會曰是明·宛在堂文集[郭之奇]【明崇禎刻本】崇隆(993) / 崇嶐(257)
漢語大詞典·崇隆: 亦作“
崇嶐 ”。漢語大詞典·崇嶐: 见“
崇隆 ”。詔曰昊天降割悲龍馭之遐升聖德
崇隆 惟鴻稱之允協制旣除於易月謚謹上於稱天恭惟我大行皇帝撫億兆人踰明·賜誠堂文集[管紹寧]【清道光十一年讀雪山房刻本】季夏五閲月而告成向之破瓦頺垣煥然一新矣邑之人入斯廟者覩棟宇之
崇嶐 思明德以升馨油然動於心怵然䖍其志知禍福之應分毫不爽相與勸善懲淸·(光緒)吳川縣志[毛昌善]【清光緒十四年刊本】隆峝(91) / 嶐峝(24)
各處東岀龜山逕斬籬逕可以達沖蔞各處西入大龍灣可以達赤水各處大
隆峝 地最幽深山水重複正路由找排潭墪寨迂曲而出其別徑西出丹竹逕可以淸·(光緒)新寧縣志[何福海]【清光緒十九年刻本】骨遍野髑髏成堆卽方之古戰場亦無兹慘象迨聯和後如金鷄赤水深井大
嶐峝 燕子角等處由土客紳民先後所收拾枯骸安瘞萬人墳者各以數百石計至民國·赤溪縣志[王大魯]【民國九年刊本】𡽖隆(10) / 𡽖嶐(6)
明總鎮胡從儀屯兵於此基壘尚在廻頭閣在州城東楊義司東三十里地名
𡽖隆 村潮音閣在州城南門外通遠僑之左明隆慶中建雄鎮樓在州城北伴山亭淸·(嘉慶)大清一統志[穆彰阿]【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洞古伏犀間 疑真觀 楊義司泉南七里 廻頭閣 楊義司三十里地名
𡽖嶐 村 二郎廟 城東南弘治間修建 祠山廟 城東成化間建 靈官廟明·(萬曆)貴州通志[王耒贒]【明萬曆二十五年刻本】隆起(3187) / 嶐起(119)
事具下卷今有桃林左右茶園橘柚所在宫前舊有古楓一株端聳數丈根脚
隆起 蟠結成一巨龜首尾足甲顯然如活觀者畏憚其宫宇庵居自五代撥乱盡罹宋·南嶽總勝集[陳田夫]【宋刻本】舊志 木結龜形 南嶽洞靈宫前有古楓一株端聳數丈根腳
嶐起 蟠結成巨龜首尾足甲宛然又瑞應峰前有木白平地湧出如龜首足形皆具淸·(光緒)衡山縣志[李惟丙]【清光緒元年刻本】士隆(3931) / 士嶐(173)
僚奏薦無服子弟六月壬戌太白晝見癸酉環原州屬羌叛寇邊環慶都監趙
士隆 等死之遣使者安撫陝西秋七月戊子詔諸路轉運使察舉知州通判不任事元·宋史[脱脱]【清乾隆武英殿刻本】聲賜織婦茶帛己亥賜隱士林逋粟帛六月癸酉環原州屬羌叛寇邊都監趙
士嶐 等死之冬十月辛酉以晏殊爲樞密副使十一月戊申同平章事王欽若卒十明·宋史新編[柯維騏]【明嘉靖四十三年杜晴江刻本】隆崛(152) / 嶐崛(14)
随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