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 (1519) U+88AD⿱龙衣
異體字表 襲(384360) 㦻(56) 𥫄(0) 𧟛(0) 𧟟(1)
正 字 表 袭(簡)
1. xí
【申集下】【衣字部】:〔古文〕㦻𧟛褶【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音習。【玉篇】重衣也。【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又【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註】上下皆具曰襲。 又【說文】左袵袍也。 又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又合也。【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又因也。【禮·曲禮】卜筮不相襲。 又重也。【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 又入也。【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又受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又掩其不備也。【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又雜襲,雜沓也。【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又姓。【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南史】有襲蔿。 【玉篇】籀文作𧟟。【篇海】又作𧟛。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袭 U+88AD
異體字
[1] 襲 xí (384360) U+8972 中华字海, j2ff
世袭(230) / 世襲(35317)
漢語大詞典·世襲: 1.世代继承爵位。2. 清 制凡爵位
世袭 都限定世数,其不限次的前加“世襲 罔替”字样,以示区别。袭封(31) / 襲封(14092)
上因名酔石淵明又尝著五柳先生傳以其宅前有五柳也謝靈運元之孫也
袭封 康樂公性好山水幽峻必造今庐山与都昌並有繙經臺其遺跡也李白字太宋·輿地紀勝[王象之]【清影宋鈔本】瑍那得生靈運靈運少好學博覽群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從叔混特知愛之
襲封 康樂公食邑二千戶以國公例除員外散騎侍郎不就為琅邪王大司馬行參南北朝·宋書[沈約]【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相袭(21) / 相襲(5091)
隆古以還靡得而知之矣唐虞而降至於三代其治不
相袭 如夏尙忠啇尙質周尙文至於周末文勝巵言日出諸子百家各鳴異說而朝淸·弢園文録外編[王韜]【清光緖九年本】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下其議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復三代不
相襲 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潜袭(10) / 潜襲(54)
謂豆入牛口之𩔖不居旡障塞謂四通八逹之道受敵益多不居深草恐有
潜袭 或被火燒不居水冲恐有漲溢或被决壅不居旡水及死水恐渇飲致病不居淸·治平勝算全書[年羹堯]【清鈔本】名謂豆入牛口之䫫不居無障塞謂四通八達之道受敵益多不居深草恐有
潜襲 或被火燒不居水衝恐有漲溢或被决壅不居無水及死水恐渴飲致病不居明·兵録[何汝賓]【明崇禎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