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10006) U+8BD7⿰讠寺
異體字表 詩(3235015) 𧥳(2)
正 字 表 诗(簡)
1. shī
【酉集上】【言字部】:〔古文〕𧥳【唐韻】書之切【集韻】【韻會】【正韻】申之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又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又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又【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又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又【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诗 U+8BD7
異體字
[1] 詩 shī (3235015) U+8A69 中华字海, j2ff
毛诗(170) / 毛詩(44213)
漢語大詞典·毛詩: 即今本《诗经》。相传为 汉 初学者 毛亨 和 毛萇 所传。据称其学出于 孔子 弟子 子夏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
毛诗 》二十九卷、《毛诗 故训传》三十卷,故称。《毛诗 》在 西汉 未立学官,属经古文学派。 东汉 时著名学者 郑众 、 贾逵 、 马融 、 郑玄 等皆治《毛诗 》。 郑玄 作《毛诗 传笺》。 魏 晋 以后,今文 齐 、 鲁 、 韩 三家《诗》渐散亡或无传者,唯《毛诗 》独盛。至 唐 孔颖达 定《五经正义》,于《诗》取 毛 传与 郑 笺,乃更为后世所宗尚。至 宋 ,始有人怀疑出于 子夏 说为伪托。 清 儒治《毛诗 》者颇多,以 陈奂 《诗毛氏传疏》为精确详备。釋五經爲東漢諳儒之冠而于易獨疎者案鄭白序日黨錮事解注古文尚書
毛诗 論語爲袁譯所逼來至元城乃注周易在軍旅之中匆匆結撰故其注易獨疎淸·周易述[惠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鄭君自序云遭黨錮之事逃難注禮黨錮事解注古文尚書
毛詩 論語爲袁譚所逼來至元城乃注周易唐會要七十七文苑英華七百六十六漢·周易鄭注[鄭玄]【清湖海樓叢書本】诗序(64) / 詩序(29193)
漢語大詞典·詩序: 1.《毛
诗序 》的省称。现存《诗序 》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为“小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有大段文字概论全经的,为“大序”(据 孔颖达 《毛诗正义》说明,应从“風,風也”句开始)。 东汉 郑玄 《诗谱》,以“大序”为 子夏 作,“小序”为 子夏 、 毛公 作。《後汉书·儒林传》则有 卫宏 作《诗序 》之语。 宋 代以来学者关于《诗序 》作者众说纷纭, 郑樵 、 朱熹 等都有自己的说法。2.用诗写成的赠序。律诗(90) / 律詩(12740)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蔡以臺榜 貢舉考載是科裁去表判增用五言八韻
律诗 一首永箸 爲 合 倫顯聖 南海人 莫普濟淸·(光緒)廣州府志[戴肇辰]【清光緒五年刊本】七言
律詩 十一首唐·岑嘉州詩[岑參]【四部叢刊景明正德本】诗歌(51) / 詩歌(13640)
漢語大詞典·詩歌: 中国 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
诗歌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通判帶同主管事 己卯朝奉大夫前知峡州王寀資政殿學士劉昺生酬倡
诗歌 謗讪悖道妖訛不道詔寀伏誅昺長流瓊州宋·宋十朝綱要[李埴]【清鈔本】月王宷劉昺坐妖訕誅竄詔朝奉大夫前知峽州王宷資政殿學士劉昺酬倡
詩歌 謗訕悖逆妖訛不道宷伏誅劉昺長流瓊州赦陝西河東以童貫奏攻破夏人宋·宋九朝編年備要[陳均]【宋紹定刻本】删诗(7) / 删詩(1668)
漢語大詞典·删詩: 1.指 孔子 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 孔子 ,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 孔子 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 司马迁 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 唐 孔颖达 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記》之言,則 孔子 之前,詩篇多矣,案書傳所引之詩,見在者多,亡逸者少,則 孔子 所録不容十分去九, 馬遷 言古詩三千餘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 清 崔述 则以《论语》有“詩三百”之语,断言“當 孔子 之時,已止此數,非自 孔子 删之而後爲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广,而分体编排,井然有序,比音用韵,大致相近,谓此未经删汰整理,本来如此,殆难想象。凡有成就,归美一圣,固未可信,而必谓 孔子 未曾
删诗 ,亦逞臆之谈。2.泛指删选诗歌。诗文(369) / 詩文(70584)
與須暇五年又史記文王伐耆祖伊乃告紂皆非泰誓文王武王事皆有次序
诗文 王無伐饑所謂衆言殽亂折諸聖當一以經爲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宋·尚書説[黄度]【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三統厯以爲文王受命九年而崩班固賈逵馬融王肅韋昭皇甫謐皆悉同之
詩文 王序正義晋·帝王世紀[皇甫謐]【清光緖貴築楊氏刻訓纂堂叢書本】古诗(147) / 古詩(33138)
漢語大詞典·古詩: 1.古代诗歌的泛称。 南北朝 时称 汉 魏 无名氏的诗为
古诗 。2.“ 古體詩 ”的省称。佳麗或稱校叔文選注
古詩 叢不知作者或云校乘其孤竹一篇則傅毅之詞古诗 有冉冉生孤仲至於張衡怨篇清興可味見文選注太平□覽仙詩緩歌雅有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貞沾五臣作霑潤既已渥結根奥且堅善曰毛詩曰既沾既渥毛萇曰渥厚也
古詩 曰冉冉孤生竹結根太山阿奥猶深也向曰自謂沐君子之徳有如此也四節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