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 (131256) U+6E2D⿰氵胃
編輯者:jxs
異體字表 洧(14128)
正 字 表 渭(簡)
1. wèi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水名。【春秋·說題辭】渭之爲言布也。【說文】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書·禹貢】導渭自鳥䑕同穴。 又州名。【廣韻】秦始置隴西郡,後魏置渭州。【廣輿記】今爲鞏昌府。又府有通渭縣。又渭源縣,屬臨洮。渭南縣,屬西安。 又濩渭,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 又【埤蒼】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簫賦】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考證:〔【說文】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南谷。〕 謹照原文謂改渭。康熙字典
正字
[簡] 渭 U+6E2D
異體字
[1] 洧 wěi (14128) U+6D27 word2vec
溱渭(12) / 溱洧(3049)
公在畿内今華州鄭縣是也威公生武公與晋文公夾輔平王東遷於洛鄭徙
溱渭 之間謂之新鄭傳封十三代至幽公為韓所滅子孫播於陳宋以國為氏幽公唐·元和姓纂[林寳]【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於鄭是為桓公其地華州鄭縣是也生武公與晉文侯夾輔周室東遷于洛徙
溱洧 之間謂之新鄭是也十三世幽公為韓所滅子孫播遷陳宋之間以國為氏幽唐·詳注昌黎先生文集[韓愈]【宋刻本】李渭(616) / 李洧(324)
李渭 一見唐書卷七十二上東祖系系十一世孫一見唐書卷一百九十五孝友傳淸·九史同姓名略[汪輝祖]【清廣雅書局叢書本】李洧 一見唐書卷七十下紀王愼曾孫均州刺史一見唐書卷七十二上東祖系系淸·九史同姓名略[汪輝祖]【清廣雅書局叢書本】南渭(868) / 南洧(264)
【新城鎮】控大盧川路東至州六十里西鐵原砦二十五里
南渭 州潘原縣二十五里北開逺砦三十里宋·武經總要[曾公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會試第一百三十九名殿試第二甲三十五名江西 百二十三名河
南洧 川縣知縣縣陞鄭州知州現任雲南宣威州知州淸·(乾隆)諸城縣志[宫懋讓]【清乾隆二十九年刊本】渭州(5741) / 洧州(253)
渭州 下隋隴西郡武德元年置渭州 天寶元年改為隴西郡乾元元年復為渭州 四月鄯州都督郭英乂奏請以渭五代·舊唐書[劉昫]【清乾隆武英殿刻本】陵屬
洧州 貞觀元年州廢鄢陵改屬許州爲上縣 王溥唐會要武德元年置洧州 貞觀元年州廢 文獻志按唐平王世充得河南在武德四年此云元年誤民國·鄢陵縣志[靳蓉鏡]【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于渭(2949) / 于洧(189)
故城北東南絕白渠瀆又東南入萬年縣謂之五丈渠又逕藕原東東南流注
于渭 水南北朝·水經注箋[酈道元]【明萬曆四十三年李長庚刻本】水又東南赤澗水注之水出武定岡東南流逕皇臺岡下又歷岡東東南流注
于洧 洧水又東南流潧水注之洧水又東南逕鄶城南世本曰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南北朝·水經注箋[酈道元]【明萬曆四十三年李長庚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