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紆迂紆迂委逶委逶冤宛蜿婉婉妴夗琬宛腕 |
同源字 | iua紆:iua迂(同音) iua紆迂:iuai委逶(魚歌通轉) iuai委逶:iuan冤宛蜿婉婉妴夗琬(歌元對轉) iuan宛:uan腕(捥稱)(元部叠韻) 《説文》:“紆,絀也,一曰縈也。”《考工記·矢人》:“中弱則紆。”注:“紆,曲也。”《楚辭·九章·惜誦》:“心鬱結而紆軫。”注:“紆,曲也。”《淮南子·本經》:“盤紆刻儼。”注:“紆,曲屈。”《楚辭·九歎·憂苦》:“志紆鬱其難釋。”注:“紆,屈也。”《文選·宋玉〈高唐賦〉》:“水澹澹而盤紆兮。”注:“紆,回也。” 《國語·周語下》:“郤犨見其語迂。”注:“迂,迂回加誣於人也。”《太玄·羡》:“其次迂塗。”注:“迂塗,曲縈之貌也。”《漢書·郊祀志上》:“言神事,如迂誕。”師古曰:“迂,回遠也。”又:“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師古曰:“迂謂回遠也。”《後漢書·蔡邕傳》:“不我知者,將謂之迂。”注:“迂,曲也。” 《楚辭·九歎·遠遊》:“委兩館於咸唐。”注:“委,曲也。”《白虎通·紼冕》:“委皃者,委曲有皃也。”《釋名·釋首飾》:“委皃,冠形有委曲之皃,上大下小也。”《詩·鄘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迹也。” 《説文》:“逶,逶迆,衺去之皃。”《文選·劉峻〈廣絶交論〉》:“匍匐逶迤。”注引《説文》:“逶迤,邪行去也。”《後漢書·楊秉傳》:“逶迤退食。”注:“逶迤,委曲自得之皃。”《楚辭·九思·逢尤》:“望舊邦兮路逶隨。”注:“逶隨,迂遠也。逶,一作委。” 《説文》:“冤,屈也。”《廣雅·釋詁四》:“冤,詘也。”《釋詁一》:“冤,曲也。”《釋言》:“冤,枉也。”《漢書·武帝紀》:“詳問隱處亡位,及冤失職。”師古曰:“冤,屈也。”《息夫躬傳》:“冤頸折翼。”師古曰:“冤,屈也。”《漢書·揚雄傳上》:“颺翠氣之冤延。”《文選·揚雄〈甘泉賦〉》作“颺翠氣之宛延”。 《説文》:“宛,屈艸自覆也。”《漢書·揚雄傳下》:“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師古曰:“宛,屈也。”《文選·陶潜〈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宛轡憩通衢。”注:“宛,屈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宛宛黄龍。”索隱引胡廣:“宛宛,屈伸也。” 《文選·張衡〈西京賦〉》:“狀蜿蜿以蝹蝹。”注:“蜿蜿蝹蝹,龍形皃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蜿灗膠戾。”索隱引司馬彪:“蜿灗,展轉也。”《文選·馬融〈長笛賦〉》:“蚡緼繙紆,緸冤蜿蟺。”注:“緸冤蜿蟺,盤屈摇動皃。”蜿蟬,亦作“蜿蟺”,也是蜿蜒的意思。《楚辭·王逸〈九思·守志〉》:“乘六蛟兮蜿蟬。”注:“蜿蟬,羣蛟之形也。”劉歆《甘泉宫賦》:“黄龍遊而蜿蟺。”《古今注·魚蟲》第五:“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 《左傳·成公十四年》:“婉而成章。”注:“婉,曲也。”《文選·張華〈女史箴〉》:“婉嫕淑慎。”注引曹大家《列女傳》注:“婉,柔和也。”《説文》:“婉,順也。”《詩·邶風·新臺》:“燕婉之求。”傳:“婉,順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惡而婉。”服注:“婉,順也。”《昭公二十六年》:“婦聽而婉。”注:“婉,順也。”《廣雅·釋詁一》:“婉,順也。”按:柔順與曲義相通。 《説文》:“𡟰,宴𡟰也。”段注:“《邶風》:‘燕婉之求。’傳曰:‘宴,安;婉,順也。’《西京賦》曰:‘嬿婉,美好之皃。’按:古宛﹑冤通用,婉﹑𡟰音義皆同。” 《説文》:“妴,婉也。”朱駿聲曰:“按:即‘婉’之或體。” 《説文》:“夗,轉卧也。”段注:“謂轉身卧也。詩曰:‘展轉反側。’凡夗聲﹑宛聲字皆取委曲意。”徐灝曰:“凡從夗之字,其義皆爲柔弱,爲宛曲。”《廣雅·釋言》:“夗,轉也。” 《説文》:“琬,圭有琬者。”徐鍇曰:“琬謂宛然窊也。琬之言婉也,窊然象柔婉也。”王筠曰:“琬似當作宛。宛,屈艸自覆也,夗,轉卧也。以聲求之,蓋宛屈宛轉之意。” 《説文》:“𢯲,手𢯲也。”字誤作“掔”。《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掔。”注:“掔,手後節中也。”《既夕禮》:“繫鉤中指,結于掔。”注:“掔,掌後節中也。”《漢書·游俠傳序》:“搤𢯲而游談。”師古曰:“𢯲,古手腕字也。”字亦作“捥﹑腕”。《左傳·定公八年》:“涉佗捘衛侯之手,及捥。”《釋名·釋形體》:“腕,宛也,言可宛屈也。” |
随便看 |
同源字典共收录4349个汉字的同源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