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稭秸 |
同源字 | kei稭:ket秸(䕸鞂)(脂質對轉) 《説文》:“稭,禾稾去其皮,祭天以爲席。从禾,皆聲。”按:“稭”字,《廣韻》有古諧﹑古黠二切。蓋古讀古諧切,後來轉入古黠切。以爲席,《一切經音義》十四引作“以爲藉”。《廣雅·釋草》:“稭,稾也。”《史記·封禪書》:“席用苴稭。”集解引應劭:“稭,禾稾也。” 《廣韻》:“秸,秸稾。”《書·禹貢》:“三百里納秸服。”傳:“秸,稾也。”字亦作“䕸”。《説文》:“黀,麻䕸也。”釋文:“秸本或作稭,工八反。馬云:‘去其穎,音鞂。’”字又作“鞂”。《禮記·郊特牲》:“莞簟之安,而蒲越稾鞂之尚。”注:“蒲越稾鞂,藉神之席也。”《禮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設。”注:“穗去實在鞂。《禹貢》:‘三百里納鞂服。’” 按:“稭﹑秸﹑䕸﹑鞂”實同一詞。《廣韻》平聲皆韻:“䕸,麻稈;稭,同䕸。”是對的。入聲黠韻:“稭,《説文》曰:‘禾稾去其皮祭天以爲席也;秸,秸稾;鞂,草鞂。’”歧“稭﹑秸﹑鞂”爲三字,則是錯誤的。 |
随便看 |
同源字典共收录4349个汉字的同源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