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776A04776A04776A04776A04776A04776
字號A04776正字 - 05 - 17 
說文釋形大徐本:,貶下也。从黒,出聲。(丑律切)
段注本:,貶下也。从黑,出聲。(丑律切)
注音ㄔㄨˋ
漢語拼音chù
釋義

1.  貶降、革職。如:「罷黜」。《說文解字.黑部》:「黜,貶下也。」《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三黜。」唐.柳宗元〈封建論〉:「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

2.  擯除、排斥。《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咸黜不端,以綏定王家。」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世之學孔氏者則黜老子,學老子者則黜孔氏,道不同,不相為謀。」

3.  廢免、廢除。《國語.晉語一》:「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天下並爭於戰國,儒術既黜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猶弗廢。」

4.  減損。《左傳.襄公十年》:「初,子駟與尉止有爭,將禦諸侯之師而黜其車。」晉.杜預.注:「黜,減損。」

=>」之異體。

A04776
A04776-00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黑部》。


注音 ㄔㄨˋ
漢語拼音 chù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黜」之異體。《說文解字.黑部》:「:貶下也。從黑、出聲。」其異體或作「」,《正字通.黑部》云:「黜、絀、詘俗雖通用,從黜為正。別作,非。」雖然其書明謂「非」,然正可以說明其時有以「」為「黜」之俗字者,故《佛教難字字典.黑部》亦以「」為「黜」之異體。據此,「」為「黜」之異體字無疑。

A04776-003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術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ㄔㄨˋ #ㄔㄨˋ
漢語拼音 chù #chù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絀」為「黜」之異體。《說文解字.黑部》:「:貶下也。從黑、出聲。」《說文.糸部》:「:絳也。從糸、出聲。」「絀」與「黜」字本義完全不同,「絀」本義為「絳」,「絳」為「大赤」,與「黜」之本義「貶下」完全不同。字書或以為「絀」同「黜」,如《廣韻.入聲.術韻》:「黜:貶下也。亦作絀。丑律切。」其所謂「亦作」者,本當為通假耳。然用之既久,亦漸漸無別矣。據此,「絀」為「黜」之異體字,可從。


#「」另兼正字。
A04776
A04776-006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黜字》引〈魏青州刺史元湛墓誌〉。


A04776
A04776-004
部首筆畫  - 05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術韻.黜字》引〈博陵太守孔彪碑〉。

《俗書刊誤.卷四.入聲.質韻》。

《彙音寶鑑.君上入聲》。


A04776
A04776-005
部首筆畫  - 05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黑部》。

《集韻.入聲.術韻》。


A04776
A04776-007
部首筆畫  - 0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黑部》。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魏.杜恕.體論》。


A04776
A04776-008
部首筆畫  - 0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黑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六術.頁679.右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六術.勑律切.頁671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四.入聲.二質.頁557.下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上入聲.頁14.右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