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A04479
字號A04479正字 - 07 - 15 
說文釋形

大徐本:,劈歷,振物者。从雨,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籀文震。(章刃切)
段注本:,劈歷,振物者。从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籀文震。(章刃切)

注音ㄓㄣˋ
漢語拼音zhèn
釋義

1.  疾雷。《說文解字.雨部》:「震,劈歷振物者。」《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熚熚震電,不寧不令。」《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豐隆軯其霆兮,列缺曄其照夜。」

2.  雷擊。《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廟。」晉.杜預.注:「震者,雷電擊之。」《史記.卷三.殷本紀》:「武乙獵於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

3.  震動、撼動。如:「殺聲震天」。《宋史.卷四○六.列傳.洪咨夔》:「陛下親政以來,威福操柄,收還掌握,揚廷出令,撼海宇。」三國演義第八回:「哀號之聲天,百官戰慄失箸。」

4.  震懾、威懾。如:「名震天下」。漢.桓寬《鹽鐵論.非鞅》:「蒙恬卻胡千里,非無功也,威天下,非不強也。」三國演義第三一回:「號令三軍:如有下鄉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於是軍民服。」

5.  板蕩、動盪。《晉書.卷三四.列傳.羊祜:「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風動於上,而波震於下者。」

6.  恐懼、驚懼。如:「震驚」。《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朕之不德,上累三光,慄忉忉,痛心疾首。」晉.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7.  發怒。漢.揚雄《太玄經.卷二.釋卦》:「震于廷,和正俱亡也。」

8.  《易經》卦名:

(1)   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電。

(2)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表示君子體察到雷電交相而來之現象,即以恐懼之心,修養其身。

9.  表程度之副詞。《書經.洪範:「帝乃怒。」《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閻王怒,拍案大喝,張善友不覺驚醒。」

10.  「震震」:

(1)   光明貌。漢.班固〈西都賦〉:「震震爚爚,雷奔電激。」

(2)   威嚴貌。漢.揚雄《太玄經.卷二.釋卦》:「次七,震震侮,濯漱其。」

A04479
A04479-009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震字》引〈唐姚暢墓誌〉。


A04479
A04479-011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震字》引〈魏穆亮墓誌〉。


A04479
A04479-002
部首筆畫  - 07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雨部.字》。


注音 ㄓㄣˋ
漢語拼音 zhèn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震」之異體。

《說文解字.雨部》:「劈歷振物者。從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章刃切。籀文震。」《玉篇.雨部》:「,之刃切,動也。」《宋元以來俗字譜.雨部》「震」字之異體有「」,見〈列女傳〉、〈白袍記〉等。按「辰」之異體有「𫝕」,從「辰」之字亦往往有從「𫝕」之寫法。故定「」為「震」之異體。

A04479
A04479-008
部首筆畫  - 07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震字》引〈唐桑崿墓誌〉。


A04479
A04479-007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震韻.字》引〈張遷碑〉。


A04479
A04479-005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震韻.震字》引〈殽阬君神祠碑〉。

《集韻.去聲.震韻》。

《重訂直音篇.卷五.雨部》。


A04479
A04479-006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震韻.震字》引〈巴郡太守張納功德敘〉。


A04479
A04479-010
部首筆畫  - 09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震字》引〈漢尹宙碑〉。


A04479
A04479-003
部首筆畫  - 13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A04479
A04479-012
部首筆畫  - 30 - 3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震韻》。


A04479
A04479-013
部首筆畫  - 30 - 3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雨部》。

 

A04479
A04479-001
部首筆畫  - 30 - 3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雨部.字》。

◎「」,今標準字體作「」。


注音 ㄓㄣˋ
漢語拼音 zhèn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震」之異體。

《說文解字.雨部》:「劈歷振物者。從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章刃切。籀文震。」《玉篇.雨部》:「,之刃切,動也。,籀文。」按「」為「震」之異體。《類篇.雨部》亦收有「」字。此體來自《說文》籀文。故今定為「震」之異體。

◎「」,今標準字體作「」。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去聲.二十一震.頁401.左
隸辨
卷四.去聲.二十一震.頁556.左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七真.升人切.頁116
去聲.二十一震.之刃切.頁53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去聲.頁327.左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二十一震.頁233.右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