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A03850
字號A03850正字 - 08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辯也。从言,者聲。(章魚切)
段注本:,辯也。从言,聲。(章魚切)
注音ㄓㄨ
漢語拼音zhū
釋義

1.  眾多、各個。《說文解字.言部》:「諸,辯也。」清.段玉裁.注:「辯當作辨,判也。……凡舉其ㄧ則其餘謂之諸以別之,因之訓諸為衆(眾)。」《唐律.卷二五.詐偽.偽造皇帝寶》:「偽造皇帝八寶者斬。」《新唐書.卷一三七.列傳.郭子儀》:「八子七婿皆貴顯朝廷,孫數十,不能盡識。」

2.  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

3.  「之於」二字之合音。如:「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宋書.卷五.文帝本紀》:「府州佐史並稱臣,請題牓門,一依宮省,上不許。」

4.  「之乎」二字之合音。《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5.  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

6.  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A03850
A03850-01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魚韻》。


A03850
A03850-013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魚韻》。


A03850
A03850-008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魚韻》。


A03850
A03850-012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魚韻》。


A03850
A03850-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注音 ㄓㄨ
漢語拼音 zhū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諸」之異體。諸,《說文解字.言部》作「」,云:「辯也。從言者聲。」今考《玉篇.彡部》云:「,古文諸。」《四聲篇海.彡部》、《康熙字典.彡部》等亦以「」為「諸」字之古文。而《字彙補.彡部》云:「按《集韻》、《韻會》二書古諸字皆作,《字彙》似小誤。」按《字彙》亦以「」為「諸」之古文,而《正字通.彡部》則字形小變作「」,並注云:「有二音二義,非古文諸字也。篆作,《古孝經》諸作。」於是可知「諸」字之古文當作「」,作「」者係「」字之訛變也。唯「」字雖係訛變,然以字書有據,故可收為「諸」字之異體。

A03850
A03850-003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魚韻》。


注音 ㄓㄨ
漢語拼音 zhū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諸」之異體。諸,《說文解字.言部》作「」,云:「辯也。從言者聲。」今考《集韻.平聲.魚韻》云:「諸,古作。」《類篇.彡部》、《中華字海.彡部》、《重訂直音篇.彡部》亦同。按《正字通.彡部》云:「有二音二義,非古文諸字也。」蓋「」字作「辭」義則音「專也切」;借作「眾」義則音「專於切」而與「諸」字同矣。唯「」字與「諸」混同雖或由於假借,因後世字書沿用成習,故亦可據文獻所見定「」字為「諸」字之異體。

A03850
A03850-005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言部.諸字》引〈魏比丘道記〉。


A03850
A03850-004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止部》。

《字彙補.止部》。

《中文大辭典.止部》。


A03850
A03850-006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諸字》引〈魏寇霄墓誌〉。


A03850
A03850-010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850
A03850-007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諸字》引〈隋段濟墓誌〉。


A03850
A03850-009
部首筆畫  - 10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3850
A03850-002
部首筆畫  - 15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言部》。


注音 ㄓㄨ
漢語拼音 zhū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諸」之異體。諸,《說文解字.言部》作「」,云:「辯也。從言者聲。」今考《字彙補.言部》云:「,韓城鼎文諸字。」《康熙字典.言部》、《中文大辭典.言部》、《漢語大字典.言部》、《中華字海.言部》亦皆從《字彙補》定「」為「諸」。按「」字既出自鼎文,當可歸諸古文異體一類,復因字書有據,故可收為「諸」字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九魚.頁57.左
隸辨
卷一.平聲.九魚.頁76.左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九魚.專於切.頁67
平聲.九麻.之奢切.頁204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六魚韻.頁23.左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六.亀上平聲.頁468.右
卷六.居上平聲.頁498.右
卷三.沽上上聲.頁223.左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九魚.頁46.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6: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