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ㄅㄧˋ
芳香。《說文解字.艸部》:「苾,馨香也。」《荀子.禮論》:「芻豢、稻粱五味調香,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遊,苾乎如入蘭芷之室。」
(二)ㄇㄧˋ
「蔤」之異體。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屑韻》。
「」為「苾」之異體。《說文.艸部》作「」,云:「馨香也。從艸必聲。」楷定作「苾」。《集韻.入聲.屑韻》:「,蒲結切。香也。或作,通作苾。」是「」同「苾」,故「」可收為「苾」之異體。
《玉篇.禾部.苾字》。
《四聲篇海.禾部》。
《中華字海.禾部》。
《集韻.入聲.質韻》。
《字彙補.禾部》。
◎「」,今標準字體作「」。
「」為「苾」之異體。苾,《說文解字.艸部》作「」,云:「馨香也。從艸必聲。」,《字彙補.禾部》:「,蒲結切,音別。禾香也。」按《玉篇.禾部》:「,蒲結切,禾香也。」(古經解彙函.附小學彙函本)則「」與「」音義俱同,是「」為「」之異體。「」,四部備要本《集韻.屑部》作「」,同「」,通作「苾」,蒲結切。則「」同「」,「」即「」字,而「」通作「苾」,故「」可收為「苾」之異體。
《龍龕手鑑.禾部》。
「」為「苾」之異體。
《龍龕手鑑.禾部》:「,俗、,正。蒲結反,禾香也。」《四聲篇海.禾部》:「,蒲結切,禾香也。」
按,上引資料皆未明言「」為「苾」之異體。《龍龕手鑑》以此形為「」之俗字。《集韻.入聲.屑韻》:「,蒲結切,香也。」則「」、「」音義皆同,蓋同字異構。今「」形已收為「苾」之異體,則「」亦為「苾」之異體,而其俗字「」亦可收為「苾」之異體。
《龍龕手鏡.禾部》。
「馝」為「苾」之異體。苾,《說文解字.艸部》作「」,云:「馨香也。從艸必聲。」楷定作「苾」。「苾」或作「馝」,《集韻.入聲.質韻》:「苾,《說文》:『馨香也。』或從香。簿必切。」故以「馝」為「苾」之異體,可收。
「」為「苾」之異體。苾,《說文.艸部》作「」,云:「馨香也。從艸必聲。」楷定作「苾」。「苾」或作「」,《集韻.入聲.質韻》:「苾,《說文》:『馨香也。』或從黍。簿必切。」《正字通.香部》:「,俗馝字。」故「」可收為「苾」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