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050A03050A03050A03050A03050A03050A03050A03050A03050A03050
字號A03050正字 - 16 - 22 
說文釋形大徐本:,舉七器也。一曰笭也。从竹,龍聲。(盧紅切)
段注本:,舉土器也。一曰笭也。从竹,龍聲。(盧紅切)
注音(一)ㄌㄨㄥˊ (二)ㄌㄨㄥˇ
漢語拼音(一)lóng (二)lǒng
釋義

()ㄌㄨㄥˊ

1.  盛土之竹器。段注本《說文解字.竹部》:「籠,舉土器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父子兄弟負籠荷鍤。」唐杜甫〈園官送菜〉詩:「畦丁負籠至,感動百慮端。」

2.  用以盛裝或覆蓋物品之竹編器具。如:「茶籠」、「燈籠」。唐.賈島〈題皇甫荀藍田廳〉詩:「竹籠拾山果,瓦瓶擔石泉。」明.龍子猶《殺狗記》第六:「呸!破蒸籠不盛氣。他是孫大哥家裡使喚的,我每吃酒,他來伏事的,到與他結義做朋友,沒志氣。」

3.  關鳥獸或拘禁人犯之檻。如:「鳥籠」、「狗籠」、「牢籠」。《集韻.平聲.東韻》:「籠,一曰所以畜鳥。」無名氏〈鵲踏枝叵耐靈鵲〉詞:「比擬好心來報喜,誰知鎖我在金籠裡。」《新五代史.卷五一.雜傳.董璋:「凡唐戍兵東歸者,皆遮留之,獲其逃者,覆以鐵籠。」

4.  包羅、囊括。《字彙.竹部》:「籠,包舉也。」《史記.卷三○.平準書》:「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三齣》:「苦天天!幾年來勞籠著萬千,尋思自埋冤。」

5.  遮住、覆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至於斟酌時宜,籠罩當世,亦多不及。」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  以權術駕馭人。《列子.黃帝》:「聖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列傳五.胡安國》:「自蔡京得政,士大夫無不受其籠絡。」

()ㄌㄨㄥˇ

1.ㄌㄨㄥˊ之又音。

2.舊稱淺底之竹器為「箱」,深而有蓋者為「籠」《舊唐書.卷一○二.列傳.元行沖》:「此吾藥籠中物,何可一日無也!」

A03050
A03050-010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050
A03050-007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目連記〉。


注音 (1)ㄌㄨㄥˊ (2)ㄌㄨㄥˇ
漢語拼音 (1)lóng (2)lǒng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籠」之異體。籠,《說文解字.竹部》作「」,云:「舉土器也。一曰笭也。從竹,龍聲。」「」形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目連記〉,故可收為「籠」之異體。

A03050
A03050-001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古今雜劇〉。


注音 (1)ㄌㄨㄥˊ (2)ㄌㄨㄥˇ
漢語拼音 (1)lóng (2)lǒ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籠」之異體。籠,《說文解字.竹部》作「」,云:「舉土器也,一曰笭也。從竹龍聲。」今考《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古今雜劇〉等作「」,《字彙補.竹部》、《康熙字典.竹部》等以謂「」同「籠」。按龍字《說文解字.龍部》從肉童省聲,象肉飛之形;俗則或從古文「」訛作「」,隸定作「」後又訛變作「」,故凡從「龍」諸字或變從「」。然則「籠」字而或書作「」者,亦俗書訛變也。故可收「」字為「籠」之異體。

A03050
A03050-008
部首筆畫  - 1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嬌紅記〉。


A03050
A03050-004
部首筆畫  - 16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通俗小說〉。


注音 (1)ㄌㄨㄥˊ (2)ㄌㄨㄥˇ
漢語拼音 (1)lóng (2)lǒng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籠」之異體。籠,《說文解字.竹部》作「」,云:「舉土器也。一曰笭也。從竹,龍聲。」「」形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通俗小說〉,故可收為「籠」之異體。

A03050
A03050-006
部首筆畫  - 17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佩觿.卷中》。

《字彙補.竹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竹部》。


A03050
A03050-002
部首筆畫  - 1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网部》。


注音 (1)ㄌㄨㄥˊ (2)ㄌㄨㄥˇ
漢語拼音 (1)lóng (2)lǒ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籠」之異體。籠,《說文解字.竹部》作「」,云:「舉土器也,一曰笭也。從竹龍聲。」今考《康熙字典.网部》引《篇韻》云:「,同籠。」《異體字手冊.十一畫》、《中文大辭典.竹部》等亦皆定「」與「籠」同。按「籠」為舉土器,《集韻.上聲.董韻》、《類篇.竹部》皆謂之竹器,故其字從竹。考《龍龕手鑑.部》云:「,音籠。」《字彙補.网部》則云:「,與籠音義同。」《漢語大字典.网部》更據《龍龕手鑑》與《字彙補》云:「,同籠。」是知「」字與「籠」字混同,來有自矣。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為「籠」之異體。

又「」、「」、「」皆「网」字之隸變形訛者也。

A03050
A03050-005
部首筆畫  - 1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3050
A03050-011
部首筆畫  - 0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龍部》。


注音 (1)ㄌㄨㄥˊ (2)ㄌㄨㄥˇ
漢語拼音 (1)lóng (2)lǒng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籠」之異體。籠,段注本《說文解字.竹部》作「」,云:「舉土器也。一曰笭也。從竹龍聲。」今考《字彙.龍部》、《正字通.龍部》並云:「,同籠。」《康熙字典.龍部》、、《中文大辭典.片部》、《中華字海.片部》皆引《正字通》定「」同「籠」;《漢語大字典.龍部》亦據《字彙》定「」與「籠」同。按「籠」為舉土器,《集韻.上聲.董韻》、《類篇.竹部》皆謂之竹器,故其字從竹;而「」字從「片」,按《說文解字.片部》云:「片,判木也。從半木。」舉土竹器之「籠」字而作「」者,或取「片」字分剖竹木為之之意也。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為「籠」字之異體。

A03050
A03050-009
部首筆畫  - 0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网部》。

《字彙補.网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平聲.一東.頁3.左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17.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東.盧東切.頁6
平聲.三鍾.盧鐘切.頁19
上聲.一董.魯孔切.頁301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竹部.頁8.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43.右
卷三.韻辨輯略.頁517.右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平聲.頁140.右
檢字表.龍部.頁288
檢字表.竹部.頁297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一東.頁20.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