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氣。《說文解字.艸部》:「芬,艸初生,其香分布。」《楚辭.屈原.離騷》:「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荀子.榮辱》:「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晉.傅威〈感別賦〉:「分綢繆而日新,蘭蕙含芬。」 2. 美好。唐.白居易〈種桃歌〉:「憶昨五六歲,灼灼盛芬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逮漢成留思,子政讎校,於是七略芬菲,九流鱗萃,殺青所編,百有八十餘家矣。」 3. 好名聲、好德性。晉.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揚芬千載之上,淪骨九泉之下。」 4. 當副詞: (1) 眾多。通「紛」。《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唐.顏師古.注:「芬亦謂眾多。」漢.揚雄〈甘泉賦〉:「肸蠁豐融,懿懿芬芬。」 (2) 隆起。通「墳」。《管子.地員》:「青怵以肥,芬然若灰。」唐.尹知章.注:「芬然,壤起貌。」 (3) 雜亂。《逸周書.卷八.祭公》:「嗚呼!三公汝念哉,汝無泯泯芬芬,厚顏忍醜,時維大不弔哉。」 5. 姓。如周代有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