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947A00947A00947A00947A00947
字號A00947正字 - 08 - 11 
說文釋形「婆」《說文》不錄。
注音ㄆㄛ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老婦之稱。如:「老婆婆」、「老太婆」。《廣韻.平聲.戈韻》:「婆,老母稱也。」《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原來張公正在湧金門城腳下住,止婆老兩口兒,又無兒子。」

2.  以往對某些職業婦女之稱呼。如:「媒婆」、「產婆」、「接生婆」。宋.周密《南宋市肆記.酒樓》:「有老嫗以小爐炷香為供者,謂之香婆。」《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沈天孚的老婆也是一個媒婆,有名的沈大腳。」

3.  夫之母。如:「公婆」。《儒林外史》第三回:「婆媳兩個,都來坐著吃了飯。」

4.  年長自己兩輩之女性親屬。如:「外婆」、「姑婆」、「姨婆」。《太平廣記.卷三二九.劉諷》:「舉觴酹酒曰:『惟願三姨婆壽等祁山。』」《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因當初在浦口外婆家長的,所以小名就叫做浦郎。」

5.  「婆娑」:

(1)   舞動貌。《爾雅.釋訓》:「婆娑,舞也。」晉.郭璞.注:「婆娑,舞者之容。」宋.邢昺.疏:「婆娑,舞者之狀貌也。」《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嗅窗前寒梅數點,且任我俛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讓人婆娑而舞。」

(2)   盤桓、徘徊。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唐.李善.注:「婆娑,猶盤姍也。」《漢書.卷一○○.敘傳上》:「究先聖之壼奧,婆娑虖術藝之場,休息虖篇籍之囿」

(3)   枝葉茂盛貌。《爾雅.釋木》:「如松柏曰茂。」晉.郭璞.注:「枝葉婆娑。」清.郝懿行.義疏:「言其密葉繁陰,望之鬱蔚也。」唐.王建〈神樹詞〉詩:「老身長健樹婆娑,萬歲千年作神主。」

(4)   狀樂音之委婉、曲折。漢.王襃〈洞簫賦〉:「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三國魏.嵇康〈琴賦〉:「怫煩冤,紆餘婆娑。」

A00947
A00947-00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女部》。

《中文大辭典.女部》。


A00947
A00947-002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女部》。

《中文大辭典.女部》。


A00947
A00947-003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女部》。


A00947
A00947-00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女部.婆字》引〈齊法義優婆姨等造象頌〉。


A00947
A00947-004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歌韻.婆字》引〈唐神通寺段婆造像〉。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二.平聲.八戈.頁21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八戈.蒲波切.頁198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女部.頁17.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高下平聲.頁298.右
檢字表.女部.頁142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23: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