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
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A03401
A03401A03401A03401
字號A03401正字 - 12 - 18 
說文釋形大徐本:,鴟留也。从雈,聲。,舊或从鳥,休聲。(巨救切)
段注本:,鴟舊,舊留也。从雈,臼聲。,舊或从鳥,休聲。(巨救切)
注音ㄐㄧㄡˋ
漢語拼音jiù
釋義

1.  鳥名。《說文解字.雈部》:「舊,舊,舊留也。」

2.  古老、從前。與「新」相對。如:「舊日」、「舊習慣」。《詩經.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唐.杜牧〈旅宿〉詩:「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3.  久,歷時長。《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雋不疑:「竊伏海瀕,聞暴公子威名舊矣,今乃承顏接辭。」唐.顏師古.注:「舊,久也。」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竹骨扇以木為柄,舊矣;忽變為短柄,止插至扇半,名『不徹頭』,皆服妖也。」

4.  老交情、老朋友。如:「念舊」、「親朋故舊」。《三國志.卷三八.蜀書.許麋孫簡伊秦傳.許靖》:「吳郡都尉許貢、會稽太守王朗素與靖有舊,故往保焉。」《儒林外史第四回:「范舉人念舊,拿了幾兩銀子,交與胡屠戶,託他仍舊到集上庵裡,請平日相與的和尚做攬頭。」

5.  故有之事物或規範。如:「因循守舊」。《宋史.卷三一九.列傳.歐陽脩》:「鎪刻駢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舊,論卑氣弱。」《紅樓夢》第五五回:「他自己也怕成了大症,遺笑於人,便想偷空調養,恨不得一時復舊如常。」

6.  年高有才德之老臣。蘇軾〈送穆越州〉詩:「四朝耆舊冰霜後,兩郡風流水石間。」《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江左煙霞,淮南耆舊,寫入殘編斷腸。」

7.  姓。如漢代有舊疆。

A03401
A03401-019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舊字》引〈魏于祚妻和醜仁墓誌〉。


A03401
A03401-017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舊字》引〈魏元祐常季華墓誌〉。


A03401
A03401-011
部首筆畫  - 20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宥韻.舊字》引〈唐杜襄公碑〉。


A03401-001
部首筆畫  - 01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時俗杜撰字》。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三)ㄐㄧㄡˋ (一)ㄐㄧㄡˋ (二)ㄐㄧㄡˋ
漢語拼音 (三)jiù (一)jiù (二)jiù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

」為「舊」之異體。《說文解字.雈部》:「舊,舊留也。從雈臼聲。、舊或從鳥休聲。」《宋元以來俗字譜.臼部》引〈通俗小說〉、〈古今雜劇〉、〈三國志平話〉、〈太平樂府〉、〈嬌紅記〉、〈白袍記〉、〈東記〉、〈目連記〉、〈金瓶梅〉、〈嶺南逸事〉舊皆作「」。《字學三正.體製上.時俗杜撰字》:「舊俗作」。《彙音寶鑑.下去聲》:「,舊之略字。」按:為舊之俗字,故定作「舊」之異體。

()

=>」之異體。

()

=>」之異體。

A03401
A03401-024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書正.去聲.宥候幼韻》。


A03401
A03401-026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臼部》引〈太平樂府〉。


A03401
A03401-021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舊字》引〈隋□韶墓誌〉。

《中華字海.亻部》。


A03401
A03401-020
部首筆畫  - 18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舊字》引〈隋蕭瑒墓誌〉。


A03401
A03401-025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臼部》引〈三國志平話〉。

《重訂直音篇.卷二.臼部》。


A03401
A03401-008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宥韻.舊字》引〈祝睦後碑〉。

《玉篇.部.字》。

《宋元以來俗字譜.臼部》引〈列女傳〉。


A03401
A03401-003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尤韻》。


注音 ㄐㄧㄡˋ
漢語拼音 jiù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舊」之異體。《說文解字.雈部》:「舊,舊留也。從雈臼聲。」《字鑑.去聲.宥韻》:「舊,互救切,對新之稱,上從C11383,音寡;下從杵臼之臼,俗上從艸,下從手A03393-003字作,誤。」按:《異體字例》云:「凡形作。」故《集韻.平聲.尤韻》:「鵂、舊。鳥名。《博雅》『怪鴟也。』或作舊。」字正作「」,合於《異體字例》,故定作「舊」之異體。

A03401
A03401-006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宥韻.舊字》引〈史晨祠孔廟奏銘〉。


A03401
A03401-028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加畫者》。


A03401
A03401-027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臼部》引〈東記〉。


A03401
A03401-005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宥韻.舊字》引〈成陽靈臺碑〉。


A03401
A03401-004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宥韻.舊字》引〈巴郡太守張納功德敘〉。


A03401
A03401-007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宥韻.舊字》引〈白石神君碑〉。

《六書正.去聲.宥候幼韻》。


A03401
A03401-029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加畫者》。


A03401
A03401-014
部首筆畫  - 16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臼部.舊字》引〈唐西道縣令劉攬墓誌〉。


A03401
A03401-009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宥韻.舊字》引〈魏鍾書薦季直表〉。


A03401
A03401-002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注音 ㄐㄧㄡˋ
漢語拼音 jiù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舊」之異體。《說文解字.雈部》:「留也。從雈臼聲。,舊或從鳥休聲。」《宋元以來俗字譜.臼部》引〈太平樂府〉、〈嬌紅記〉舊作「」。《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舊、帖,非。」按:《異體字例》云:「凡臼形多作」,則舊之作,正合於《異體字例》,故定作「舊」之異體。

A03401
A03401-031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艸部.舊字》引〈祕4.032.左8〉。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A03401
A03401-012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宥韻.舊字》引〈唐梁府君墓志銘〉。


A03401
A03401-033
部首筆畫  - 15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舊字》引〈清泰安關帝廟建殿題字〉。


A03401
A03401-022
部首筆畫  - 15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舊字》引〈隋王兗墓誌〉。


A03401
A03401-010
部首筆畫  - 1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宥韻.舊字》引〈東魏太公望碑〉。


A03401
A03401-016
部首筆畫  - 17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舊字》引〈魏高貞碑〉。


A03401
A03401-023
部首筆畫  - 18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A03401
A03401-015
部首筆畫  - 19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臼部.舊字》引〈偽周鴻慶寺碑〉。


A03401
A03401-032
部首筆畫  - 19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A03401
A03401-013
部首筆畫  - 20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臼部.舊字》引〈魏石門銘〉。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去聲.四十九宥.頁451.左
去聲.四十九宥.頁452.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5.右
五經文字
C11383部.頁2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八尤.虛尤切.頁255
附錄.頁835
集韻考正
類篇
字鑑
卷四.去聲.四十九宥.頁84.右
六書正譌
去聲.二十六宥候幼韻.頁153.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十九宥.頁556.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去聲.頁269.右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70
彙音寶鑑
卷六.ㄐ下去聲.頁547.左
卷六.ㄐ下去聲.頁547.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0 4: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