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ㄈㄨˊ
浮腫。《集韻.平聲.虞韻》:「胕,腫也。」《山海經.西山經》:「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晉.郭璞.注:「治胕腫也。」《黃帝內經素問.卷二○.五常政大論》:「寒熱胕腫。」唐.王冰.注:「胕腫謂腫滿,按之不起。」
(二)ㄈㄨ
1.足。《集韻.平聲.虞韻》:「跗,足也。或作胕。」
2.皮膚。同「膚」。《戰國策.楚策四》:「蹄申膝折,尾湛胕潰。」
=>「膚」之異體。
(三)ㄈㄨˇ
作「」形時,為「腑」之異體。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遇韻》。
《康熙字典.備考.肉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