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也。見《廣韻.平聲.豪韻》。
2.局也。《廣韻.平聲.豪韻》:「,局也。」
〔關鍵文獻〕
《集韻》。
《康熙字典》。
《漢語大字典》。
《類篇》。
《重訂直音篇》。
「」為「」之異體。音ㄍㄠ。
「」字不見於《說文》,《廣韻.平聲.豪韻》:「,知也,局也。古勞切。」今音ㄍㄠ。《重訂直音篇.卷二.心部》:「,同。」
按:《集韻.平聲.豪韻》:「,局知也。或從皐作。」《集韻考正.平聲.豪韻》:「,注局知也。按:訛。局下奪也字。據《廣韻》正補。」則知《集韻》之「」為「」之訛字,而異體作「」者,「皐」為「皋」之異體,音ㄍㄠ,「」亦音ㄍㄠ,因音同而先易聲符作「」,再俗寫而成「」,字書見載「」,不見錄「」。
《中文大辭典》。
「」為「」之異體,音ㄍㄠ。
「」字不見於《說文》,《廣韻.平聲.豪韻》:「,知也,局也。古勞切。」今音ㄍㄠ。
《中文大辭典.心部》:「,與同。」《康熙字典.心部》:「,《集韻》:『或作。』按:『字本十二畫,《正字通》誤入十一畫,今改正。」按:《康熙字典》誤改,《集韻》但為十一畫(指右偏旁),非十二畫。
又按:「」音ㄍㄠ,「皋」亦音ㄍㄠ,疑以同音而書為「」,而「皋」字俗寫或作「皐」,或作「臯」,字書不見「」字,而見「」、「」二字,此二字皆為「」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