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肇」之異體。肇,《說文解字.戈部》:「
,上諱。臣鉉等曰:後漢和帝名也。按李舟《切韻》云擊也。從戈,
聲。」按《說文》分部立文通例,以義為次,惟上諱字列於部首之下一字,所以尊君也。皇帝之名,例不書篆及解說,今有篆文者,蓋後人補之也。此諱漢和帝名,段氏云:「上諱者,漢和帝諱也。《後漢書》作
,……玉裁按古有
無肇,從戈之
,漢碑或從殳,俗乃從攵作肇,而淺人以竄入許書攴部中。《玉篇》曰肇俗
字。……」《隸辨.上聲.小韻》引〈衡方碑〉字作「
」,按語云:「《說文》肇、擊也。從攵,
省聲。
,始也。從戈從
。《集韻》云:肇通作
。肇
本有二字,《五經文字》只收
字,以肇為俗,非也。惟諸碑皆變攵從殳,與《說文》異耳。」《說文》引李舟《切韻》擊也,其字為「
」,《隸辨》引誤。由以上引文知俗有「肇」字。義為「擊也,始也」。
《字彙補.卯集拾遺》:「
,與肇同。」《康熙字典.攴部》:「
,《字彙補》同肇。……」《中文大辭典.攴部》:「
,與肇同。」《漢語大字典.攵部》:「
,同肇。」並據《字彙補》也。「
」字將「肇」右上部首攵移至字之右半,字形改變,於義無別。故可定「
」為「肇」之異體。
*此形為避漢和帝諱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