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378A01378A01378A01378
字號A01378正字 - 08 - 11 
說文釋形大徐本:,凡思也。从心,隹聲。(以追切)
段注本:,凡思也。从心,隹聲。(以追切)
注音ㄨㄟˊ
漢語拼音wéi
釋義

1.  思考、思量。如:「思惟」。《說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惲》引〈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唐.顏師古.注:「惟,思也。」

2.  是、為。《玉篇.心部》:「惟,為也。」《書經.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漢.孔安國.注:「萬國眾賢,共為帝臣。」柳宗元〈罵屍蟲文〉:「世皆禍之,則惟汝類。」

3.  有。《玉篇.心部》:「惟,有也。」《禮記.緇衣》:「自固有終,相亦惟終。」漢.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4.  在、在於。《書經.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5.  僅、獨、只有。《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然操遂能克紹,非惟天時,抑亦人謀。」

6.  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體仍然虛弱無力。」

7.  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書.卷一一五.列傳.郝處俊》:「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8.  又。《書經.洛誥》:「今王即命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篤弼,丕視功載。』」

9.  猶、還。宋.劉子翬〈策杖〉詩:「地薄惟供稅,年豐尚苦貧。」

10.當助詞:

(1)   發語詞,無義。通「唯」、「維」。《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2)   用於句中,無義。《書經.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書經.召誥》:「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

11.當連詞:

(1)   雖然、即使。《史記.卷九二.列傳.淮陰侯》:「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2)   與、和。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惟,猶與也,及也。」《書經.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書經.禹貢》:「齒革羽毛惟木。」

(3)   則。民國.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三:「惟,猶則也。」《書經.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12.介詞。以、因為。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惟,猶也。」《書經.盤庚中》:「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A01378
A01378-007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心部》引〈列女傳〉。


A01378
A01378-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心部》。


注音 ㄨㄟˊ
漢語拼音 wé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惟」之異體。《字彙補.心部》:「,古文惟字。」故定作惟之異體。

A01378
A01378-004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A01378
A01378-005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六脂.頁37.左
隸辨
卷一.平聲.六脂.頁5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中.頁17.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六脂.夷隹切.頁4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四支脂之韻.頁20.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規下平聲.頁77.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六脂.頁36.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