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一種量器。即斛。《玉篇.部》:「甬,斛也。」《呂氏春秋.仲秋紀.仲秋》:「平權衡,正鈞石,齊斗甬。」
2. 鐘柄。《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為鍾》:「鳧氏為鍾,……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
3. 「甬道」:連接兩高樓,有頂蓬的通道;兩旁有牆壁遮蔽的通道。《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自極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三國演義》第五八回:「遂喚諸將各分頭循河築起甬道,暫為寨腳。」亦稱為「甬路」。
4. 浙江省鄞縣的別稱,因甬江流經而得名。
〔關鍵文獻〕
《字彙.木部》。
「桶」為「甬」之異體。「甬」,《說文.部》作「」,云:「艸木華甬甬然也,從用聲。余隴切」。《玉篇.部》「:余隴切,鍾柄。又斛也。」《集韻.上聲.董韻》「桶」下云:「斛也,通作甬」。《類篇.木部》「桶:一曰方斛謂之桶,又尹竦切,斛也」。《字彙.木部》「桶:音勇,斛也。〈史記〉商君平斗桶」。《正字通.木部》「桶」字下亦引「史商君傳,平斗桶,古通作甬,甬有勇音。桶作甬,當仍音統。」《康熙字典.木部》桶,《中文大辭典.木部》桶,皆注:音勇,義平斗桶又作甬。考《正字通.木部》於音讀雖異,然皆以「桶」作「甬」,有「勇」音,義同斛。故「桶」可為「甬」之異體。
《經典文字辨證書.ㄢ部》。
「」為「甬」之異體。《說文.部》作「」,云:「艸木華甬甬然也。從用聲。余隴切。」《經典文字辨證書.ㄢ部》:「『』,正。『甬』,通。凡從甬字放。」《金文編.卷七》之「」即「甬」,引楊樹達云:「鐘為一字,甬為二字之象形初文。」小篆則以「」釋艸木華甬象。楷體作「甬」,故以形近篆體之「」為其異體字。
《廣韻.上聲.腫韻》。
《玉篇.部.字》。
「」為「甬」之異體。甬,《說文.部》篆作「」,云:「艸木華甬甬然也。從用聲。余隴切」。「」字,見《玉篇.部》「:余隴切。鍾柄,又斛也」。《精嚴新集大藏音.雜部》、《四聲篇海.用部》皆收「」字。而《廣韻.上聲.腫韻》甬下云:「草花欲發貌,亦道。周禮云:舞上謂之,,鍾柄也」。今考「甬」之鍾柄義,蓋以金鼎文多作「」形,並見《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卷七》釋「甬」云:「甬象鐘有甬可以懸系之形,甬下鐘形與用形相似,故後期金文皆誤從用」。「甬」字亦有草花欲發貌,則以小篆「」之字形,大徐本《說文.部》從。段注本《說文.部》從。皆象艸木初發甬甬然也。今楷體字作「甬」,「」是同字,故收為異體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