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印信、印章。秦以前泛指諸侯、卿大夫、從吏的印章,秦以後則專指帝王的印章。如:「玉璽」。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願請璽復以治鄴。」文選.張衡.西京賦:「降尊就卑,懷璽藏紱。」 ❷姓。如明代有璽書。
〔關鍵文獻〕
《正字通.土部》。
「」為「璽」之異體。音ㄒㄧˇ。
《說文解字.土部》:「,王者印也。所以主土。從土爾聲。,籀文從玉。」徐鉉斯氏切,今音ㄒㄧˇ。
《玉篇.土部》:「,《說文》王者之印以主土。籀文從玉。」同書《玉部》:「璽,諸侯印。」是「」、「璽」一字。《廣韻.上聲.紙韻》:「,王者印也。璽,籀文。」《正字通.土部》:「,同璽。」
按:「璽」字從玉,籀文從土作「」,從玉者,指其印材;從土者,指其主土。段注《說文》「」篆云:「周人已刻玉為之,曰籀從玉,則知從土者古文也。」今通用「璽」字。
《漢隸字源.上聲.紙韻.璽字》引〈巴郡太守張納功德敘〉。
《類篇.土部》。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璽字》引〈前燕馬遠越造墓塼〉。
《宋元以來俗字譜.玉部》引〈列女傳〉。
《宋元以來俗字譜.玉部》璽下《列女傳》作「」。《字彙.玉部》:「,俗璽字。」《唐熙字典.玉部》、《中文大辭典.玉部》、《漢語大字典.玉部》均引有「」字,皆以為「璽」之俗字。
按:「璽」字從「爾」得聲,「爾」字從「尔」得聲,故從「爾」之字,古來多省作從「尔」。如:「邇」俗作「迩」是也。
《龍龕手鑑.玉部》。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璽字》引〈魏元謐妃馮會長墓誌〉。
《中華字海.玉部》。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璽字》引〈唐吳通微楚金禪師碑〉。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璽字》引〈漢景君碑〉。
《中華字海.王部》。
《偏類碑別字.玉部.璽字》引〈魏孝文帝弔比干文碑陰〉。
《六朝別字記新編.弔比干文》。
《字彙補.玉部》。
《字彙補.玉部》:「,同璽。」《康熙字典.備考.玉部》:「,《搜真玉鏡》同璽。」
按:「璽」字小篆作「」,上象蓋形,故楷化後增「」形於字之上,蓋形似之訛字也。
《漢語大字典.金部》。
《清.吳大澂.說文古籀補》。
《民國.王國維.觀堂集林.卷十六.匈奴相邦印跋》。
《民國.王國維.觀堂集林.卷六.釋由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