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黑色鬃毛之白馬。《說文解字.馬部》:「駱,馬白色黑鬣尾也。」《禮記.月令》:「天子居總章左個,乘戎路,駕白駱。」
2. 「駱駝」: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脊椎動物。身形高大,背有駝峰,依駝峰可分單峰與雙峰二種。雙重眼瞼,可擋風沙。腳下有肉墊,適於沙漠行走,具高度耐飢渴能力,為沙漠之主要負重動物,故亦稱為「沙漠之舟」。亦稱為「橐駝」。
3. 姓。如唐代有駱賓王。《廣韻.入聲.鐸韻》:「駱,又姓,出東陽,吳有駱統。」
〔關鍵文獻〕
《字彙補.巾部》。
《說文解字.馬部》:「,馬白色黑鬣尾也。從馬,各聲。盧各切。」《字彙補.巾部》:「,與駱同。見《義雲章》。」《康熙字典.補遺.巾部》、《中文大辭典.馬部》、《漢語大字典.巾部》、《中華字海.巾部》並引《字彙補》謂「同駱。」
按「馬」字《說文》古文作「」,「」字左作旁或是「馬」字古文之訛變。右偏旁「」字,故多用作「駱駝」字。如《史記.大宛傳》:「騾驢它以萬數。」它即駱駝。故「駱」字,乃有作「」者,「」遂為「駱」之異體矣。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集韻.入聲.鐸韻》。
《說文解字.馬部》:「,馬白色黑鬣尾也。從馬,各聲。盧各切。」《玉篇.馬部》:「駱,,同上。」《集韻.鐸韻》:「駱、,《說文》馬白色黑髦尾也。亦姓。或作。」《類篇.馬部》說同。《四聲篇海.馬部》:「,音駱,義同。」《字彙補.馬部》:「,與駱同,見《集韻》。」《康熙字典.馬部》、《中文大辭典.馬部》、《中華字海.馬部》並引《集韻》之說,《漢語大字典.馬部》則引《玉篇》之說,皆謂「同駱。」按「駱」字從各聲。「」字從「雒」聲,「雒」又從「各」聲。「駱」「」皆從「各」聲,故「駱、」實為一字而異形。今以「駱」為正字,則「」為異體矣。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