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327A02327A02327A02327A02327
字號A02327正字 - 12 - 15 
說文釋形「澄」《說文》不錄。
注音ㄔㄥˊ
漢語拼音chéng
釋義

1.  水靜止而清澈。廣韻.平聲.庚韻:「,水清定。」南朝齊.謝〈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唐.陳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披翠微而列坐,左對青山;盤石而開襟,右臨澄水。」

2.  使沉澱、清澈。如:「把這盆水澄一澄。」齊民要術.卷五.種紅藍花、梔子:「麤沈者更研,水,接取如初。盡,以子就中良久痛然後澄之。」《紅樓夢》第四四回:「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淨了渣滓,配了花露蒸疊成的。」又,使沉靜、清明。淮南子.泰族:「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終始,可謂知略矣。」三國魏.曹植〈七啟〉:「飛離俗,澄神定靈。」

A02327
A02327-00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蒸韻.澄字》引〈孫叔敖碑〉。


A02327
A02327-00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之異體。

A02327-00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水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ㄔㄥˊ #ㄔㄥˊ
漢語拼音 chéng #ché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澂」為「澄」之異體。《說文解字.水部》無「澄」字。見《玉篇.水部》澄同澂字,注云:「直陵切。清也。」又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澂,注云:「澂、澄古今字。」

今考《字彙.水部》澂,音呈,水靜而清。俗字澄,同澂。又據《重訂直音篇.水部》澄,音呈,清也。同澂。《異體字手冊.十五畫》澄,收本字澂。此以音同而聲符替換之同字異形。故於文獻既具正、俗,古、今字之關係,雖以「澂」為「澄」之本字,然今楷體正字皆通行「澄」,故乃收「澂」為其異體也。


#「」另兼正字。
A02327
A02327-003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澄字》引〈魏寇墓誌〉。


A02327
A02327-00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澄字》引〈唐刑部侍郎鄭肅墓誌〉。

《中華字海.氵部》。


A02327
A02327-007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水部》。


=>」之異體。

A02327-005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ㄔㄥˊ (二)ㄔㄥˊ
漢語拼音 (一)chéng (二)ché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

」為「澄」之異體。《說文》無「澄」字。見於《集韻.平聲.蒸韻》澂、、澄同,注云:「持陵切。《說文》清也。或作,亦從登」。

」同「澄」亦見於《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且今《異體字手冊.十五畫》澄,收或體。故據文獻,「」既為「澂」之或體,且「、澂」亦皆與「澄」之音義同。可收「」為「澄」之異體。

()

=>」之異體。

漢隸字源
平聲.十六蒸.頁195.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六蒸.頁27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二庚.除庚切.頁231
上聲.四十二拯.直拯切.頁429
去聲.四十七證.澄應切.頁609
去聲.四十八嶝.唐亘切.頁610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十蒸登韻.頁62.左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2.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6: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