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字號B01619正字 - 03 - 07 
說文釋形「杌」《說文》不錄。
注音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只有主幹而沒有旁枝之樹木。《集韻.入聲.沒韻》:「杌,樹無枝也。」南朝梁.江淹〈遊黃櫱山〉詩:「殘杌千代木,廧崒萬古煙。」《五燈會元.潭州石霜山慶諸禪師》:「師居霜山二十年間,學眾有長坐不臥,屹若株杌,天下謂之枯木眾也。」

2. 動搖。《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揚翠葉,杌紫莖。」南朝宋.裴駰.集解引郭璞曰:「杌,搖也。」漢.馬融〈長笛賦〉:「搖演其山,動杌其根者,歲五、六而至焉。」

3. 杌子。多指小凳,可坐可擱物。《宋史.卷二八三.列傳.丁謂》:「遂賜坐,左右欲設墩,謂顧曰:『有旨復平章事。』乃更以杌進。」《水滸傳》第二一回:「一張金漆桌子上,放一個錫燈臺。邊廂兩個子。」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五三居處器物類》:「杌,《事物紺珠》:『杌,小坐器。』」

4. 砧板、桌案。《太平廣記.卷三七一.曹惠》:「宣城常云。我才方古詞人,唯不及東阿耳。其餘文士。皆吾杌中之肉。可以宰割矣。」《朱子語類.卷一三一.本朝五.中興至今日人物上》:「趙忠簡張魏公當國,魏公欲戰,忠簡欲不戰。忠簡以為劉豫杌上肉耳。」宋.蘇舜欽〈寄守堅覺初二僧〉詩「杌上一寒硯,燈前三苦吟。」

5. 楚國史籍《檮杌》之省稱。《字彙補.木部》:「杌,檮杌,惡獸名,楚人取以名史。」唐.劉知幾《史通.採撰》:「蓋當時有周《志》、晉《乘》、鄭《書》、楚《杌》等篇。」

敦煌俗字譜
佩觿
卷下.頁40.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二十廢.牛吠切.頁537
入聲.九迄.魚屈切.頁677
入聲.十月.魚厥切.頁678
入聲.十一沒.五忽切.頁685
入聲.十三末.五活切.頁69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下入聲.頁26.右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20: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