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朮」《說文》作「」。 大徐本:,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或省禾。(食韋〔聿〕切) 段注本:,稷之黏者。从禾、,象形。,秫或省禾。(食聿切)
1. 稷之帶黏性者。《說文解字.禾部》:「(朮),稷之黏者。」
2. 植物名,又名白朮。菊科朮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二三尺,葉大,橢圓形。秋日開紅色筒狀花,頭狀花序。根塊狀,肉黃白色。味微甘,有異香,供藥用。《爾雅.釋草》:「朮,山薊。」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苦以朮成,甘以熟。」
〔關鍵文獻〕
《玉篇.木部.术字》。
《集韻.入聲.術韻》。
《字鑑.入聲.術韻》。
《玉篇.艸部.字》。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今標準字體作「」。
「」為「朮」之異體。「朮」字於《說文解字.禾部》中被列為「秫」之或體:「秫:稷之黏者。朮:秫或省禾。」又《玉篇.木部》:「术:時聿切,穀也;直律切,藥名。」今楷定通作「朮」(校正本《康熙字典.木部》)。「」字本有獨立音義,《說文解字.艸部》:「:山薊也。」然後世二字常混用不分,《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曰:「:音术,同,薊也,亦藥名。」蓋此藥為草本,故又加義符「艸」耳。據此,「」為「朮」之異體,可從。
篆文「」,今楷定通作「朮」,形與「木」別,然俗字亦作「术」,筆勢稍異也。
《字彙.艸部》。
「」為「朮」之異體。「朮」為「秫」之省體,「秫」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禾部》:「稷之粘者。從禾、象形。,秫或省禾。」(大徐本作「米象形」)「」字見《玉篇.艸部》,以為與「芣」同,而《集韻.入聲.術韻》、《字彙.艸部》及《正字通.艸部》則並以為與「术」同。
按:篆文「」,今楷定通作「朮」,形與「木」別,然俗字亦作「术」,筆勢稍異也。又按:《集韻》、《字彙》等字書以「朮」與「」一字,夫「」從艸術聲,「術」又從朮聲,則「」乃「朮」之後起形聲字,其為「朮」之異體信然,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