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
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A01763
字號A01763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軍之五百人為旅。从,从从。从,俱也。,古文旅。古文以為魯衛之魯。(力舉切)
段注本:,軍之五百人。从,从从。从,俱也。,古文旅。古文以為魯衛之魯。(力舉切)
注音ㄌㄩ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軍隊編制單位。說文解字.部》:「旅,軍之五百人為旅。」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賢士展神鬼不測之機,興旅之師,輔佐公子,以成大事。」

2.  軍隊、隊伍。如:「軍旅」、「勁旅」。書經.大禹謨》:「班師振旅。」詩經.大雅.皇矣:「斯怒,爰整其旅。」唐.李商隱〈馬嵬〉詩:「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3.  客居或寄居外地。如:「旅居」、「旅夜」。左傳.莊公二十二年》:「羈旅之臣,辛若。」南朝齊.謝〈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橋〉詩:「旅思倦搖搖,孤遊昔。」

4.  出外遊玩。如:「旅行」、「旅遊」。

5.  旅行或離家在外之人。如:「商旅」。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大秦:「而道多猛虎、師子,遮害行旅百餘人,兵器,輒為所食。」

6.  供人客居之處。南朝宋.謝靈運〈遊南亭〉詩:「久痗昏墊苦,旅館眺郊。」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敢煩和尚長老說知,有僧房借半間,晚溫習經史,勝如旅邸內冗雜。」

7.  共同。國語.越語下》:「欲其旅進旅退,進則思賞退則思賢。」宋.王禹〈待漏院記〉:「復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茍祿,備具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

8.  姓。如漢代有旅卿

A01763
A01763-009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語韻.旅字》引〈北魏楊大眼造像記〉。


A01763
A01763-021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語韻》。


A01763
A01763-004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語韻.字》引〈嚴訢碑〉。


注音 ㄌㄩ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旅」之異體。「旅」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C04746部》:「軍之五百人。從C04746、俱也。:古文旅。古文以為魯衛之魯。」今楷定通作「旅」(《龍龕手鏡.方部》)。「」字見《隸辨.上聲.語韻.字》引〈嚴訢碑〉,又見《偏類碑別字.方部》引〈魏冀州刺史元珍墓誌〉。蓋以形似,「旅」之左旁訛為「才」形,右旁訛為「衣」。據此,「」為「旅」之異體,可從。

A01763-012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方部.旅字》引〈魏冀州刺史元珍墓誌〉。

《六朝別字記新編.嵩高靈廟碑》。

《中華字海.扌部》。


#「」另兼正字。

A01763
A01763-006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中華字海.扌部》。


A01763
A01763-020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上聲.語韻》。

《中華字海.扌部》。


A01763
A01763-017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方部.旅字》引〈祕9.080.左4〉。


A01763
A01763-01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語韻.旅字》引〈唐衛景武公碑〉。

《干祿字書.上聲》。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A01763
A01763-015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重訂直音篇.卷二.手部》。

《中華字海.扌部》。


A01763
A01763-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手部》。


A01763
A01763-007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語韻.旅字》引〈泰山都尉孔宙碑〉。

《中華字海.方部》。


A01763
A01763-00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C04746部》。


注音 ㄌㄩ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旅」之異體。「旅」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C04746部》:「軍之五百人。從C04746、俱也。:古文旅。古文以為魯衛之魯。」今楷定通作「旅」(《龍龕手鏡.方部》)。「」字見《四聲篇海.C04746部》曰:「旅:力與切,眾也。:古文。」蓋為《說文》小篆之直接楷化耳。據此,「」為「旅」之異體,可從。

A01763
A01763-014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旅字》引〈魏故元暉墓誌銘〉。

《敦煌俗字譜.方部.旅字》引〈祕31.130.右2〉。

《重訂直音篇.卷五.C04746部》。


A01763
A01763-013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方部.旅字》引〈唐新使院石幢記〉。

《龍龕手鑑.方部》。


A01763
A01763-019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方部》。


A01763
A01763-018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旅字》引〈魏元端墓誌〉。

《中華字海.方部》。


A01763
A01763-010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語韻.旅字》引〈魏鍾繇薦季直表〉。

《敦煌俗字譜.方部.旅字》引〈中101.1019.下-9〉。

《中華字海.方部》。


A01763
A01763-00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止部.字》。


注音 ㄌㄩ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旅」之異體。「旅」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C04746部》:「軍之五百人。從C04746、俱也。:古文旅。古文以為魯衛之魯。」今楷定通作「旅」(《龍龕手鏡.方部》)。「」字見《玉篇.止部.字》曰:「:良與切,古文旅。」蓋戰國時代金文「旅」字或作「」,《說文》古文承之作「」,直接楷化則作「」,稍訛則作「」矣。據此,「」為「旅」之異體,可從。

A01763
A01763-002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語韻》。


=>」之異體。

注音 (二)ㄌㄩˇ (一)ㄌㄨˇ
漢語拼音 (二)lǚ (一)lǔ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旅」之異體。「旅」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C04746部》:「軍之五百人。從C04746、俱也。:古文旅。古文以為魯衛之魯。」今楷定通作「旅」(《龍龕手鏡.方部》)。「」字見《集韻.上聲.語韻》曰:「旅魯:《說文》:『五百人為旅。』亦姓。古作魯。」蓋戰國時代金文「旅」字或作「」,《說文》古文承之作「」,直接楷化則作「」矣。據此,「」為「旅」之異體,可從。

()

=>」之異體。

A01763
A01763-022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止部》。


A01763
A01763-008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語韻.旅字》引〈東魏高湛墓志銘〉。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三.上聲.七尾.頁35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10.右
五經文字
c04746-001部.頁7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九魚.淩如切.頁68
上聲.八語.兩舉切.頁331-332
上聲.十姥.籠五切.頁338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八語.頁49.左
六書正譌
上聲.六語韻.頁82.右
俗書刊誤
卷二.上聲.四語.頁549.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C04746部.頁1.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兩字辨似.頁64.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30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03.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8: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