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旌旗、旗子。大徐本《說文解字.巾部.新附》:「幟,旌旗之屬。」《廣韻.去聲.志韻》:「幟,旗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唐.韓愈〈訟風伯〉詩:「山升雲兮澤上氣,雷鞭車兮電搖幟。」
2. 標記。《後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虞詡》:「又潛遣貧人能縫者,傭作賊衣,以采綖縫其裾為幟。」唐.李賢.注:「幟,記也。」《資治通鑑.卷五八.漢紀.孝靈皇帝中》:「一時俱起,皆著黃巾以為標幟,故時人謂之黃巾賊。」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巾部》。
《玉篇.巾部.幟字》。
《集韻.去聲.志韻》。
《異體字手冊.八畫》。
《字彙.方部》。
「」為「幟」之異體。音ㄓˋ。
大徐本《說文解字.巾部.新附》:「,旌旗之屬。從巾戠聲。」徐鉉昌志切,今音ㄓˋ。
《字彙.方部》:「,同幟。」《正字通.方部》同。《異體字手冊.八畫》:「幟或體作。」
按:「幟」為「旌旗」之屬,「旌旗」皆從「」,「幟」亦類化成「」,再省而作「」。故「」為「幟」之異體無誤。
《正字通.方部》:「,同幟。」《字彙.方部》:「,同幟。」《四聲篇海.部》:「,昌志切,旗也。」
按:「幟」為「旌旗之屬」,「旌旗」皆從「」,「幟」亦類化而成「」。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