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729
字號A00729正字 - 04 - 07 
說文釋形,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古文困。(苦悶切)
注音ㄎㄨㄣˋ
漢語拼音kùn
釋義

1.  故廬。《說文解字.囗部》:「困,故廬也。」

2.  極盡。《論語.堯曰》:「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三國魏.何晏.集解:「困,極也。」

3.  艱難、窘迫。如:「貧困」、「困難」、「困苦」。《荀子.儒效》:「雖窮困凍餧,必不以邪道為貪。」《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管仲》:「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

4.  圍住或被圍住。漢.李陵〈重報蘇武書〉:「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於平城。」《說岳全傳》第三八回:「某家只分兵困住此山。」

5.  阻礙。《易經.困卦.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晉.棗據〈雜詩〉:「僕夫罷遠涉,車馬困山岡。」

6.  指物資貧乏。《尚書大傳.卷三.略說》:「行而無資謂之乏,居而無食謂之困。」《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

7.  疲倦、疲乏。如:「睏倦」、「困頓」唐.白居易〈賣炭翁〉詩:「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8.  睡、睡覺。宋.王定國《甲申雜錄》:「忽昏困如夢。」《老殘遊記》第五回:「我困在大門旁邊南屋裡。」

9.  指生命垂危。《後漢書.卷六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盧植》:「臨困,敕其子儉葬於土穴。」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九.除蠹》:「杖之既困,立料其必死,命曳去之。」

10.  門檻。後作「梱」。《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和氏之璧,井裡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墨子.備城門》:「試藉車之力,而為之困。」

11.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象為,坎下兌上。《易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之異體。

A00729
A00729-001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囗部》。


注音 ㄎㄨㄣˋ
漢語拼音 kù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困」之異體。《說文解字.囗部》:「、故廬也。從木在囗中。、古文困。」《玉篇.木部》:「,口頓切,古文困。」《集韻.去聲.圂韻》:「困、。苦悶切。《說文》:『故廬也。從木在囗中。』一曰:極也。古作。」今據《說文》古文,定為「困」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去聲.二十六慁.頁409.左
隸辨
卷四.去聲.二十六慁.頁56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二十一混.苦本切.頁364
去聲.二十六圂.苦悶切.頁550
平聲.一先.縈玄切.頁16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兩字辨似.頁50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上去聲.頁10.右
卷一.君上去聲.頁10.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二十六慁.頁237.右
卷四.去聲.二十六慁.頁238.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