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56A00556
字號A00556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相應也。从口,禾聲。(戶戈切)
注音(一)ㄏㄜˊ (二).ㄏㄨㄛ (三)ㄏㄜˋ (四)ㄏㄨㄛˋ (五)ㄏㄢˋ (六)ㄏㄨˊ (七)ㄙ
漢語拼音(一)hé (二)huo (三)hè (四)huò (五)hàn (六)hú (七)sī
釋義

(一)ㄏㄜˊ
❶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❷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者,天下之達道也。」
❸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❹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❺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❶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❷連同。如:「和衣而眠」。

❶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❷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二).ㄏㄨㄛ
溫暖的。如:「暖和」。

(三)ㄏㄜˋ
❶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❷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四)ㄏㄨㄛˋ
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五)ㄏㄢˋ
(一)之語音。

(六)ㄏㄨˊ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七)ㄙ
」之異體。

A00556-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口部.和字》。


C01090」之異體。

注音 (一)(1)ㄏㄜˊ (2)ㄏㄜˋ (3)ㄏㄢˋ (4)ㄏㄨˊ (5)ㄏㄨㄛˋ (6).ㄏㄨㄛ (二)ㄏㄜˊ
漢語拼音 (一)(1)hé (2)hè (3)hàn (4)hú (5)huò (6)huo (二)hé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為「和」之異體。「和」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口部》:「相應也。從口禾聲。」(大徐本「應」作「」)今隸定通作「和」(《隸辨.平聲.戈韻》引〈武榮碑〉及〈魏受禪表〉)。

」字始見《玉篇.口部》,為「和」之古文。按:「和」之金文或作「」(壺)、或作「」(陳簋。並見《金文編.卷二》),其「口」或在左、或在右,而篆文取在左之形,後世隸、楷則通作在右之「和」,此《玉篇》以「」為古文是也,其為異體信然,故可收。

()

C01090」之異體。

A00556
A00556-003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戈韻.字》引〈白石神君碑〉。


A00556-00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注音 (1)ㄏㄜˊ (2)ㄏㄜˋ (3)ㄏㄢˋ (4)ㄏㄨˊ (5)ㄏㄨㄛˋ (6).ㄏㄨㄛ
漢語拼音 (1)hé (2)hè (3)hàn (4)hú (5)huò (6)huo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和」之異體。「和」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口部》:「相應也。從口禾聲。」(大徐本「應」作「」)今隸定通作「和」(《隸辨.平聲.戈韻》引〈武榮碑〉及〈魏受禪表〉)。

」字始見《龍龕手鑑.心部》,引琳法師云:「僻字也,今作『和』字。」《字彙.心部》亦曰:「與『和』同。」而《正字通.心部》則曰:「俗『和』字。」按:《正字通》說是。夫和者,相應也,從口已示其意,復又增一「心」旁,則無所取義,當是傳寫之俗體也,然其為「和」之異體,文獻有據,故可收。

A00556
A00556-004-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玉部》。

《文選.盧諶.覽古》。


#「C07478」另兼正字。

A00556-006
部首筆畫  - 05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龠部.龢字》。

《廣韻.平聲.戈韻》。

《正字通.口部》。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八戈.頁156.右
隸辨
卷二.平聲.八戈.頁21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八戈.胡戈切.頁197
去聲.三十九過.胡卧切.頁59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口部.頁6.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04.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44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高下平聲.頁30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九戈.頁98.左
卷二.平聲.九戈.頁99.右
卷四.去聲.三十九過.頁259.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