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獗」:
1. 狂妄放肆。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於此。」《三國演義》第四○回:「劉備如此猖獗,真腹心之患也,不可不急除。」
2. 傾敗、滅亡。《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蹶),至於今日。」《晉書.卷七七.列傳.殷浩》:「進軍河洛,修復園陵。不虞之變,中路猖蹶,遂令為山之功崩於垂成,忠款之志於是而廢。」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月韻.字》引〈魏橫海將軍呂君〉。
「」為「獗」之異體。「獗」,《字彙.犬部》云:「居月切,音決,賊勢猖獗」。《隸辨.入聲.月韻》引〈魏橫海將軍呂君碑〉猖為。以「」為獗。《金石文字辨異.入聲.月韻》亦收「」字。「獗」字右形從「厥」,據《異體字例》凡厥形多作。故以「」字為「獗」之異體可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