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549A00549A00549
字號A00549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大徐本:,相謂也。从口,出聲。(當沒切)
段注本:,相謂也。从口,出聲。(當沒切)
注音ㄉㄨㄛˋ
漢語拼音duò
釋義

1.  嘆詞:

(1)   表驚訝。《說文解字.口部》:「咄,相謂也。」清.段玉裁.注:「謂欲相語而先驚之之詞。凡言咄嗟、咄唶、咄咄怪事者,皆取猝乍視驚之意。」《晉書.卷七七.列傳.殷浩》:「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慼。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2)   表呵叱。《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褚少孫補郭舍人》:「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

(3)   表痛惜。《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

2.  叱責、怒罵。《玉篇.口部》:「咄,叱也。」《管子.形勢解》:「烏集之交,初雖相驩,後必相咄,故曰烏集之交,雖善不親。」《宋書.卷六二.列傳.王微》:「雖僮僕無所叱咄,可謂君子不失色於人。」《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女云:『夜無知者。』甯又咄之。」

A00549
A00549-00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口部》。

《漢語大字典.口部》。


#「C01283」另兼正字。

A00549
A00549-004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曷韻.咄字》引〈唐憫忠寺碑〉。


A00549
A00549-007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口部》。


A00549-001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沒韻》。


注音 ㄉㄨㄛˋ
漢語拼音 duò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咄」之異體。咄,《說文.口部》作「」,云:「相謂也。從口出聲。」按《集韻.入聲.沒韻》云:「咄、,《說文》相謂也。一曰:呵也。或從。」《類篇.口部》則云:「咄、,《說文》相謂也。一曰:呵也。或從。」二書皆謂「咄」字或從「」,而形體則「」、「」不同。今考《說文.寸部》云:「,應無方也。從口從寸。或從土。」是「對」字而作「」、「」者,皆隸變形訛也。《正字通.口部》云:「咄,《集韻》或作。」是也。然則可收「」字為「咄」字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一沒.當沒切.頁682
入聲.十三末.都括切.頁693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下入聲.頁24.右
卷一.君上入聲.頁1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