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喜樂。《說文解字.人部》:「僖,樂也。」清.段玉裁.注:「此字之本義少用,其隸變為嬉。李注〈洞簫賦〉引《說文》:『嬉,樂也。』即謂此也。」
2. 諡號。如:「魯僖公」、「晉僖公」。
3. 姓。如春秋曹有僖負羈。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人部》。
「」為「僖」之異體。「僖」之篆文作「」,樂也,從人喜聲,隸定作「僖」者是,然漢隸碑體如〈史晨碑〉、〈魏封孔羨碑〉則作「」(見《中國書法大字典.人部》),恐是筆勢改易也,故可收。
《龍龕手鑑.人部》。
「」為「僖」之異體。「僖」之篆文作「」,《說文解字.人部》:「樂也,從人喜聲。」隸定作「僖」,其作「」者,始見《龍龕手鑑.人部》,而後《玉篇.人部》,《集韻.平聲.之韻》、《類篇.人部》從之。夫「僖」與「」之別,僅「喜」字中之二豎,前者在「一」之上,後者穿「一」相交耳,當是筆勢之異,實同一字,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