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
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
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
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A00220
字號A00220正字 - 10 - 12 
說文釋形大徐本:,愼也。从人,C07726聲。,古文備。(平祕切)
段注本:,愼也。从人,聲。,古文。(平祕切)
注音ㄅㄟˋ
漢語拼音bèi
釋義

1.  謹慎。《說文解字.人部》:「備,慎也。」《漢書.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傳.史丹》:「貌若儻蕩不備,然心甚謹密。」

2.  預先進行妥善安排。如:「準備」、「預備」。《書經.說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孫子.虛實》:「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

3.  具也,完備、齊全之意。《禮記.樂記》:「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

4.  盡、皆,完全之意。《禮記.月令》:「乃命冢宰,農事備收。」《舊唐書.卷八九.列傳.狄仁傑》:「黃卷之中,聖賢備在,猶未對接,何暇偶俗人而見耶?」

5.  設施。如:「裝備」、「配備」。《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雋不疑》:「劍者,君子武備,所以衛身,不可解。」唐.韋應物〈睢陽感懷〉詩:「豺虎犯天網,昇平無內備。」

A00220
A00220-01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碧落碑〉。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古文。」《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碧落碑〉作「」。按之古文隸變後作「」。如《玉篇.人部》、《集韻.去聲.至韻》、《類篇.人部》等是。今作「」者,蓋又「」之訛變,視為古文「」之訛體可也。是則「」為「備」之異體可斷定矣。

A00220
A00220-00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人部.備字》。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慎也。從人聲。平祕切。,古文備。」按「」,《金文編.卷八》引〈洹子孟姜壺〉作「」,《古文字類編.備字》引〈春秋齊侯壺〉作「」,《玉篇.人部.備字》:「備,皮祕切,預也。,古文。」《集韻.去聲.至韻》、《類篇.人部》、《四聲篇海.人部》並同。然則「」為「備」之異體可以定矣。

A00220
A00220-03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唐處士王延墓誌〉。


A00220
A00220-013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按「」乃「」之古文,而「」則又古文「」之訛變。按:「」為「備」之異體。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古文。」《四聲篇海.人部》既收有「」,又收有「」字云:「,音備,古文。」按「」乃「」之古文,而「」又古文「」之訛變。是則作為「備」之異體,可勿議矣。

A00220
A00220-024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魏溫泉頌〉。


A00220
A00220-016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至韻.備字》引〈無極山碑〉。


A00220
A00220-045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唐武懷亮墓誌〉。


A00220
A00220-039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魏元靈曜墓誌〉。


A00220
A00220-037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唐武縣尉楊寶墓誌〉。


A00220
A00220-017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至韻.備字》引〈白石神君碑〉。


A00220
A00220-018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至韻.備字》引〈李翕西狹頌〉。


A00220
A00220-044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隋張伻墓誌〉。


A00220
A00220-043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隋贙碑〉。


A00220-008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人部.備字》。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古文。」《玉篇.人部.備字》:「備,皮祕切,預也。,同上,俗。」《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引〈唐大泉寺三門記〉亦作「」,《干祿字書.去聲》云:「,上俗中通下正。」《四聲篇海.人部》云:「,音備,義同。」《字彙.人部》、《正字通.人部》並云:「,俗字。」是則「」為「備」之異體可知矣。

按《隸辨.去聲.至韻》引〈孔龢碑〉作「」,是乃簡化「」之「」為「」,〈景北海碑〉又簡化為上下連筆作「」,〈無極山碑〉又點撇連筆作「」,至〈北魏張猛龍碑〉(見《金石文字辨異.寘韻》),又訛為「」,〈唐大泉寺三門記〉(見《碑別字新編.十二畫》)乃變「」為「夊」而作「」,是其演變有跡可循。又古文備作「」,其左偏旁與右上方正作「」,抑或受其影響亦未可知。

A00220
A00220-009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李輔光墓志〉。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古文。」《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李輔光墓志〉作「」;《干祿字書.去聲》云:「,上俗中通下正。」是則「」為「備」之異體可知矣。

按《隸辨.去聲.至韻》引〈孔龢碑〉作「」,是乃「」之簡化,變「」為「」,〈景北海碑〉又簡化為上下連筆作「」,〈無極山碑〉又點撇連筆遂作「」。至〈唐李輔光碑〉乃添撇筆作「」,是其演變之跡。但古文備作「」,抑或受古文「」之影響,亦未可知。

A00220
A00220-030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唐文林郎仵願德墓誌〉。


A00220
A00220-027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隋尉氏女墓誌〉。


A00220
A00220-014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至韻.備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A00220
A00220-015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至韻.備字》引〈史晨祠孔廟奏銘〉。


A00220
A00220-022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周夫人墓志〉。


=>」之異體。

A00220
A00220-021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褚書伊闕佛龕記〉。


A00220
A00220-025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魏俊儀男元周安墓誌〉。


=>」之異體。

A00220
A00220-035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偽周張矩墓誌〉。


A00220-002-1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古文字略》。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慎也。從人,聲。」《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引〈北魏張猛龍碑〉、〈唐虞書夫子廟堂碑〉作「」,《玉篇.人部》以為「」乃「備」之俗字。《增廣字學舉隅.卷二.古文字略》「」同「備」,作「」者非。是則「」為「」之訛,而「」與「備」同,故「」亦為「備」之異體可知矣。是以《彙音寶鑑.居下去聲》、《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並云「」同「備」。

A00220
A00220-020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北魏張猛龍碑〉。


A00220
A00220-011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辨.體辨三》。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南海廣利王庿碑〉。


A00220
A00220-023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寘韻.備字》引〈唐彌勒像碑〉。


A00220
A00220-033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唐贈祕書監李邕墓誌〉。


A00220
A00220-032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唐太子右庶子劉升墓誌〉。


A00220
A00220-028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唐新使院石幢記〉。


A00220
A00220-036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唐盧寂墓誌〉。


A00220
A00220-003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用部》。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五經文字.用部》云:「,上說文從從用。,己力反。下經典相承隸省。」是則「」為「」之省。蓋「」省為橫作「」。「」楷作「備」,「」為「」之省,則「」為「備」之異體,可無疑議。

A00220-004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人部》。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五經文字.用部》云:「,說文從從用。」《字彙.人部》云:「,即備字。說文從用,苟省。隸作備。」《正字通.人部》亦云:「,備本字。」是知「」字是承篆文而來,乃「備」之本字,今則「備」字為正體,而「」為異體矣。

A00220
A00220-026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魏淮南王元顯墓誌〉。


A00220
A00220-029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偽周涇縣尉杜君夫人孫氏墓誌〉。


A00220
A00220-010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注音 ㄅㄟˋ
漢語拼音 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干祿字書.去聲》云:「,上俗中通下正。」《類篇.人部》:「,平秘切,說文:慎也。古作。」按「」字乃變「」字之「」頭為「」,變「」為「」,然則「」為「」之另一寫法,視之為「備」之異體,亦無不可矣。

A00220
A00220-045-5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居下去聲》。


A00220
A00220-042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隋□鐘葵墓誌〉。


A00220
A00220-038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魏元維墓誌〉。


A00220
A00220-040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齊元子邃墓誌〉。


A00220
A00220-034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人部.備字》引〈魏陳天寶造象〉。


A00220
A00220-041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備字》引〈齊徐徹墓誌〉。


A00220
A00220-005
部首筆畫  - 19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爿部》。


=>C08073」之異體。

注音 (一)ㄅㄟˋ (二)ㄅㄟˋ
漢語拼音 (一)bèi (二)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平祕切。」《字彙補.爿部》云:「,六書統:與備同。」《康熙字典.爿部》、《中文大辭典.爿部》、《漢語大字典.爿部》並承其說。按《玉篇.部》:「,匹備切,氣滿也。」《廣韻.去聲.至韻》、《集韻.去聲.至韻》、《類篇.部》、《四聲篇海.部》說並同。按六書統但作「」,云:「平祕切,滿也,聲。」未有作「」者。然依《字彙補》引六書統之說,則「」仍為「備」之異體。音ㄅㄟˋ

()

=>C08073」之異體。

A00220
A00220-045-7
部首筆畫  - 03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用部.字》。


#「C07725」另兼正字。
=>C07726」之異體。

A00220
A00220-006
部首筆畫  - 03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用部》。


=>C07726」之異體。

注音 (一)ㄅㄟˋ (二)ㄅㄟˋ
漢語拼音 (一)bèi (二)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古文備。平祕切。」又《說文解字.用部》:「,具也。從用,苟省。平祕切。」,《玉篇零卷.用部》作「」,云:「皮秘反。說文:,具也。從用,苟省聲也。今為字,在人部。」《四聲篇海.部》:「,平秘切。」《字彙補.用部》云:「,與備同。」《中文大辭典.用部》《漢語大字典.乙部》等,並承字彙補之說。按說文字下段注云:「具,供置也。人部曰:備,慎也。然則防備字當作備;全具字當作。義同而略有區別,今則專用備而廢矣。」依《玉篇零卷》、《字彙補》及段氏之說,可知之本字已廢,而成為備之異體矣。又「」字,《隸辨.去聲.志韻》引〈孔龢碑〉作「」,〈無極山碑〉作「」,其偏旁或作「」,或作「」。且古文作「」,其右上作「夊」。是則玉篇零卷「」字書作「」,或隸之訛變,或受古文「」之影響。至於「」,則又「」之變體,故「」為「備」之異體,應勿庸疑矣。

()

=>C07726」之異體。

A00220
A00220-013-2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用部》。


=>C07726」之異體。

注音 (一)ㄅㄟˋ (二)ㄅㄟˋ
漢語拼音 (一)bèi (二)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慎也。從人,聲。平祕切。」《玉篇.用部》:「,皮祕切,具也。今作備。」顧氏補刊本《集韻.去聲.至韻》:「,平祕切。《說文》具也。隸作,通作備。」《四聲篇海.用部》:「,皮祕切,具也。今作備。」《彙音寶鑑.居下去聲》:「,具也。同備。」按今「具」字皆作「備」,罕作「」者,依以上各家之說,則「」可為「備」之異體矣。

()

=>C07726」之異體。

A00220
A00220-013-1
部首筆畫  - 03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備」作「」。


=>C07726」之異體。

A00220
A00220-007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艸部》。


=>C07726」之異體。

注音 (一)ㄅㄟˋ (二)ㄅㄟˋ
漢語拼音 (一)bèi (二)bèi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備」之異體。《說文解字.人部》云:「,慎也。從人,聲。」又《說文解字.用部》:「,具也。從用,苟省。」段注云:「具,供置也。人部曰:,慎也。然則防當作;全具字當作。義同而略有區別,今則專用廢矣。」是則之異體可知矣。

,《玉篇.用部》作「」,云:「皮秘切,具也。今作備。」之作,蓋隸變之後,誤「」為「」,改「」為「A01151-011」,「」遂書作「」矣。《集韻.去聲.至韻》:「,平秘切,說文:具也。隸作,通作。」字又將「」頭復原為「」頭。《康熙字典.艸部》引作「」,云:「集韻:備古作。」又將「」頭訛為「」矣。然則「」為「」之訛變,「」既可為「備」之異體,「」自亦可作為「備」之異體矣。

()

=>C07726」之異體。

A00220
A00220-045-8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C07726」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六至.頁49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2.左
五經文字
用部.頁7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六至.乎祕切.頁482
去聲.六至.乎祕切.頁482
去聲.十六怪.步拜切.頁527
顧氏補刊本.卷七.頁995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四寘至志韻.頁119.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二寘.頁552.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去聲.頁247.右
卷二.古文字略.頁312.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55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去聲.頁527.左
卷六.居下去聲.頁527.左
卷六.居下去聲.頁528.右
卷六.居下去聲.頁52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六至.頁208.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