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卜問。大徐本《說文解字.人部.新附》︰「偵,問也。」《禮記.緇衣》︰「《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偵,婦人吉,夫子凶。』」
2. 暗中察看、伺探。如:「偵查」、「偵測」。《後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清河孝王慶》:「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御者偵伺得失。」晉.潘岳〈馬汧督誄〉:「子命穴浚塹,寘壺鐳瓶甒以偵之。」《聊齋志異.卷一一.白秋練》:「妾常使人偵探之,諧否無不聞也。」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廣韻.去聲.映韻》。
*此形為避北宋仁宗禎諱而省。
「」為「偵」之異體。,見《廣韻.平聲.清韻》、《廣韻.去聲.映韻》、《廣韻.去聲.勁韻》,三字皆作,而前此字書均未見,疑為避諱省筆而來。今考北宋仁宗名禎,其時禎皆改為真,或為祥,且兼避貞、偵等十三字,據此,則當為偵之缺筆,《異體字字典》當收。
《正字通.人部》。
「」為「偵」之異體。,《字彙補》云:「音未詳,《鶡冠子》:『諜足以相止』」。考《鶡冠子.王鈇》陸佃注云:「,探遉也。」未言係「偵」之異體。而《正字通》引此注云:「偵同。」據此,則為偵之異體,《異體字字典》可收。
《正字通.辵部》。
《中文大辭典.辵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