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4959B04959
字號B04959正字 - 12 - 19 
說文釋形大徐本:未命名,躡也。从足,就聲。(七宿切)
段注本:,躡也。从足,就聲。(七宿切)
注音ㄘㄨ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踏踩。《說文解字.足部》:「蹴,躡也。」清.段玉裁.注:「以足逆蹋之曰蹴。」《戰國策.韓策三》:「東孟之會,聶政、陽堅刺相兼君。許異蹴哀侯而殪之,立以為鄭君。」唐.杜甫〈遣興〉詩五首之二:「騂弓金爪鏑,白馬蹴微雪。」
2. 踢。如:「蹴踘」、「蹴毬」。《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於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郡國狗馬蹴踘劍客輻湊董氏。」《晉書.卷六二.列傳.祖逖》:「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3. 「蹴然」:恭敬之狀。《禮記.哀公問》:「孔子蹴然辟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列子.黃帝》:「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楊朱蹴然變容。」
4. 追逐。《集韻.入聲.屋韻》:「蹴,逐也。」《明史.卷一三一.列傳.費聚》:「太祖曰:『彼以騎蹴我,走將安往?』」
B04959-002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足部.字》。

《正字通.足部》。

《字辨.體辨一》。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秋」之作「秌」等。


注音 ㄘ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蹴」之異體。蹴,《說文.足部》作「」,云:「躡也,從足就聲。」今考《龍龕手鏡.足部》云:「,俗;蹴,正。」顧廣圻補刊本《集韻.入聲.屋韻》云:「蹴,或書作。」《字彙.足部》、《正字通.足部》等亦皆以「」同「蹴」。按「蹴」、「」部件全同,特形構或左形右聲,或下形上聲互異爾,故可依諸字書定「」為「蹴」之異體。

B04959
B04959-001
部首筆畫  - 18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足部》。


=>」之異體。

B04959
B04959-003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身部》。

《字彙補.身部》。

《中文大辭典.身部》。


注音 ㄘ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蹴」之異體。蹴,《說文.足部》作「」,云:「躡也。從足就聲。」今考《龍龕手鏡.身部》云:「,俗;正作蹴。」《四聲篇海.身部》亦云:「,正作蹴。」《字彙補.身部》則云:「,與蹴同。」《康熙字典.足部》、《中文大辭典.身部》等亦皆引《字彙補》定「」與「蹴」同。按「蹴」字本從足就聲,俗則新構作從身足聲,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蹴」字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一屋.七六切.頁642
入聲.一屋.子六切.頁642
入聲.一屋.就六切.頁64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入聲.一屋韻.頁161.左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足部.頁11.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入聲.頁277.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