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0054A00054A00054A00054A00054A00054A00054A00054A00054
字號A00054正字 - 02 - 04 
說文釋形

大徐本:,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古文五省。臣鉉等曰:「二天,天地也。」(疑古切)
段注本:,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古文五如此。(疑古切)

注音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介於四與六之間之自然數。如:「三、四、五、六……。」大寫作「伍」,阿拉伯數字作「5」。《說文解字.五部》:「五,五行也。」《書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有師子國胡沙門邪奢遺多、浮陀難提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

2.  隊伍。通「伍」。《字彙補》:「五,又與伍通。」《呂氏春秋.必己》:「孟賁過於河,先其五。」

3.  姓。如漢代有五京。

A00054
A00054-001
部首筆畫 丿 - 01 - 02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五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五」之異體。「五」之篆文作「」,大徐本《說文解字.五部》:「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古文五省。」(段注本《說文解字.五部》:「,古文五如此。」)今隸定通作「五」(《隸辨.上聲.姥韻》引〈武榮碑〉及〈孔龢碑〉)。

」字當是《說文》古文「」之楷定者。按:甲文「五」或作「」〈前一.四四.七〉、「」〈後一.二二.一〉(見《校正甲骨文編.卷十二.十三》),則《說文》古文五可信,「」為「五」之異體是也,故可收。

A00054-006
部首筆畫 丿 - 01 - 0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姥韻》。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ㄨˇ (一)ㄧˋ #(1)ㄞˋ (2)ㄧˋ
漢語拼音 (二)wǔ (一)yì #(1)ài (2)y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乂」為「五」之異體。「五」之篆文作「」,大徐本《說文解字.五部》:「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古文五省。」(段注本《說文解字.五部》:「,古文五如此。」)今隸定通作「五」(《隸辨.上聲.姥韻》引〈武榮碑〉及〈孔龢碑〉)。

「乂」字為「五」之異體,始見《集韻.姥韻》,以為「五」之古文,《類篇.五部》並同。按:「五」之古文作「」,隸定當作「」,音ㄨˇ,其後楷體乃改易筆勢為撇、捺交錯之「乂」,而與「芟艸」之「乂」形混。夫芟艸之「乂」,篆文作「」,與古文五作「」別,然楷變後,二字俱作「乂」而無異。其作芟艸之「乂」,則音ˋ,至於芟艸之「乂」,經傳作「艾」之假借,則音ㄞˋ。依此,則「乂」為「五」之異體,文獻有據,故可收。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A00054
A00054-008
部首筆畫 丿 - 02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二部.五字》引〈祕1.001.右3〉。


A00054
A00054-004
部首筆畫  - 01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簡文字類編.二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五」之異體。「五」之篆文作「」,《說文解字.五部》:「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今隸定通作「五」(《隸辨.上聲.姥韻》引〈武榮碑〉及〈孔龢碑〉)。

」字僅見《漢簡文字類編.二部》之〈居圖一七八〉及〈居圖二二一〉。按:此字當是「五」筆勢之省變者。考草書「五」,文人書家或作「」(王羲之)、「」(王獻之)、「」(懷素)(並見《草書大字典.二部》),正與「」形近,字書雖是孤證,然為「五」之異體可信,故可收。

A00054
A00054-007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姥韻.字》引〈圉令趙君碑〉。


A00054
A00054-002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簡文字類編.二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五」之異體。「五」之篆文作「」,《說文解字.五部》:「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今隸定通作「五」(《隸辨.上聲.姥韻》引〈武榮碑〉及〈孔龢碑〉)。

」字始見《漢簡文字類編.二部》〈斯三161〉,《隸辨.上聲.姥韻》引〈韓碑〉亦作如此。按:此字當是篆文「」之隸定者,其中交錯之「ㄨ」本與上下二畫相連,此字省斷之,可視為「五」之本形,是以《玉篇.五部》以為「五」之古文,信然也。今既以「五」為正字,則「」反為其異體也,故可收。

A00054-012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麌韻.五字》引〈唐尉遲恭碑〉。

《漢語大字典.人部》。

《佛教難字字典.二部》。


#「」另兼正字。

A00054
A00054-010
部首筆畫  - 01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二部.五字》引〈祕4.032.左8〉。

《中華字海.又部》。


A00054
A00054-003
部首筆畫  - 01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二部.五字》引〈隋正議大夫□緊墓誌〉。

《龍龕手鑑.一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五」之異體。「五」之篆文作「」,《說文解字.五部》:「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今隸定通作「五」(《隸辨.上聲.姥韻》引〈武榮碑〉及〈孔龢碑〉)。

」字始見《偏類碑別字.二部.五字》引〈隋正議大夫□緊墓誌〉,《龍龕手鑑.一部》以為「古文『五』字。」按:此字當是篆文「」之楷變者,其中交錯者本為直線,筆勢改易而為撇與捺,又與上畫相連,而與「又」形同,其為「五」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A00054
A00054-009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五部》。

《中華字海.又部》。


A00054
A00054-005
部首筆畫  - 01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簡文字類編.二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ㄨˇ (二)(1)ㄨㄤˊ (2)ㄨㄤˋ (3)ㄩˋ
漢語拼音 (一)wǔ (二)(1)wáng (2)wàng (3)yù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為「五」之異體。「五」之篆文作「」,《說文解字.五部》:「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今隸定通作「五」(《隸辨.上聲.姥韻》引〈武榮碑〉及〈孔龢碑〉)。

」字僅見《漢簡文字類編.二部》之〈居圖二四二〉。按:夫數字中之「一」、「二」、「三」、「四」,甲、金文或有以線條數量表之者,至若「五」,甲文亦有作「」〈林一.一八.一三〉(《校正甲骨文編.卷一四.七》)、「」〈申一.一八.一三〉(《甲骨文字集釋》),正積畫為文者也。今簡冊「五」作「」,橫以四畫,豎一以貫之,其數恰為五,恐亦先民計數法之遺也,為「五」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姥.頁270.右
隸辨
卷三.上聲.十姥.頁375.右
卷六.偏旁.頁95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姥.阮古切.頁340~341
平聲.五爻.居肴切.頁185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部.頁13.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05.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八.姑上上聲.頁600.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二十廢.頁233.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6: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