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楚 |
释义 | 楚 《説文》:「楚,叢木。一名荆也。从林,疋聲。」按:甲文、金文从足。古文足、疋同字。 chǔ 《廣韻》創舉切,上語初。又瘡據切。魚部。 ①丛莽。《説文·木部》:「楚,叢木。」《吴子·論將》:「居軍荒澤,草楚幽穢,風飈數至,可焚而滅。」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内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②木名,牡荆属植物。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可以作杖。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林部》:「楚,一名荆也。……《艸部》『荆』下曰:『楚木也。』此云荆也,是則異名同實。」《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朱熹注:「楚,木名。荆屬。」 ③古时的刑杖,或学校扑责生徒的小杖。也指用杖打。《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鄭玄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撲撻犯禮者。」宋王禹偁《長州縣令廳記》:「或歲一不稔,則鞭楚盈庭,而不能集事矣。」《聊齋志異·王十》:「見高苑肆商,亦在其中,十獨苛遇之;入河楚背,上岸敲股。商懼,常没身水中,十乃已。」 ④痛苦。《史記·孝文本紀》:「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宋梅堯臣《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清甘不楚齒,苦酒傾殘霞。」清李集《孝婦陂記》:「迺起坐,以布束胸,刃口遂合,不覺楚。」 ⑤整齐。《儀禮·士冠禮》:「三醮曰:旨酒令芳,籩豆有楚。」鄭玄注:「楚,陳列之貌。」 ⑥粗俗。晋陸雲《與兄平原書》:「張公語雲云,兄文故自楚。」《宋書·長沙王道憐傳》:「道憐素無才能,言音甚楚,舉止施為,多諸鄙拙。」 ⑦鲜明;华美。《戰國策·秦策五》:「異人至,不韋使楚服而見。」高誘注:「楚服,盛服。」南朝梁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腰肢既軟弱,衣服亦華楚。」 ⑧古国名。 ⑨今指湖南省、湖北省。特指湖北省。 ⑩姓。《左傳·哀公二十年》:「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通志·氏族略二》:「楚氏,芈姓。……楚之先出顓帝高陽氏……苗裔曰鬻熊,為(周)文王師。及成王舉文王之勞臣,封其曾孫熊繹居丹陽,國號荆……(楚)文王立始都郢,改號楚。凡四十五世。其後以國為氏。」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