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篻 |
释义 | 篻 (一)piǎo 《廣韻》敷沼切(《集韻》匹沼切),上小滂。又彌遥切。 ①筋竹的别名。晋戴凱之《竹譜》:「筋竹為矛,稱利海表。槿仍其幹,刃即其杪。生於日南,别名為篻。」元李衎《竹譜詳録·竹品譜·異形品上》:「篻竹出廣西,兩江、安南俱有之。亦與簜竹大同,枝葉細小,其質堅厚,堪為弓材及鎗𥶭。」《文選·左思〈吴都賦〉》:「其竹則篔簹箖箊,桂箭射筒,柚梧有篁,篻簩有叢。」李善注引劉逵曰:「篻竹大如戟槿,實中勁强,交趾人鋭以為矛,甚利。」唐元結《閔嶺中》:「吾終保夫直方,則必蒙皮篻以為矢。」 ②竹笋。《字彙·竹部》:「篻,竹萌也。」南朝陳徐陵《裴使君墓誌》:「每以財輕篻籜,義重嵩、衡。」 ③竹门。《玉篇·竹部》:「篻,竹門也。」 (二)biāo 《集韻》卑遥切,平宵幫。 竹长貌。《集韻·宵韻》:「篻,竹長皃。」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