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箕,簸也。从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𠀠,古文箕省。𠔛,亦古文箕。𠔋,亦古文箕。𠔝,籀文箕。𠥩,籀文箕。」按:甲骨文、金文与《説文》古文「𠀠」形相近。商承祚《説文中之古文考》:「上為舌,下及左右為郭,其交叉者,以郭含舌,舌乃固也,亦象其編織之文理。」「蓋未借『其』為語詞之先,『其』為箕字;既借之後,箕始加竹。」

jī 《廣韻》居之切,平之見。之部。

①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説文·竹部》:「箕,簸(箕)也。」王筠句讀:「依《玉篇》補『箕』字。今語猶然。」《急就篇》:「簁箄箕帚筐篋簍。」顔師古注:「箕可以簸揚。」《戰國策·齊策六》:「嬰兒謡曰:大冠若箕,脩劍拄頤。」李尤《箕銘》:「箕主簸揚,糠秕乃陳。」王禎《農書》卷十三:「竿頭擲穀一箕輕,忽作晴空驟雨聲。」

②扫除时盛垃圾的器具;粪箕。《廣韻·之韻》:「箕,箕帚也。《世本》曰:『箕帚,少康作也。』」《禮記·曲禮上》:「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列子·湯問》:「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③箕踞。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腿部屈在臀下;如果臀部着地,腿部向前伸开,叫做「箕踞」,是很不礼貌的。《禮記·曲禮上》:「立毋跛,坐毋箕,寢毋伏。」孔㯋達疏:「箕謂舒展兩足,狀如箕舌也。」《戰國策·燕策三》:「(荆)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南朝江淹《報袁叔明書》:「從疾舊里,斥歸故鄉,箕坐高視,舉酒極望。」

④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爾雅·釋天》:「箕斗之間,漢津也。」郭璞注:「箕,龍尾。」《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漢書·地理志下》:「地,尾、箕分壄也。」《紅樓夢》第七十六回:「湘雲想了想,道:『清游擬上元,撒天箕斗燦。』黛玉笑道:『匝地管絃繁。』」

⑤簸箕形的一种指纹。如:斗箕。

⑥木名。《國語·鄭語》:「且宣王之時有童謡曰:『檿弧箕服,實亡周國。』」韋昭注:「箕,木名。服,矢房。」

殷商时畿内侯国。《史記·宋微子世家》:「箕子者,親戚也。」裴駰集解引馬融曰:「箕,國名也。子,爵也。」

⑧地名。春秋地,在今山西省蒲县东北。《春秋·僖公三十三年》:「人敗。」杜預注:「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江永《春秋地理考實》:「《成十三年傳》云:『入我河縣,焚我箕郜。』是近。今山西隰州蒲縣,本河東郡蒲子縣地,東北有箕城初移治此,後改蒲縣移今治,而箕城在縣東北。人敗,當在此。」

⑨姓。《廣韻·之韻》:「箕,姓。《左傳》有大夫箕鄭。」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5: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