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愴 |
释义 | 愴〔怆〕 《説文》:「愴,傷也。从心,倉聲。」 (一)chuàng 《廣韻》初亮切,去漾初。陽部。 ①悲伤;悽怆。《説文·心部》:「愴,傷也。」《玉篇·心部》:「愴,悲也,傷也。」《廣韻·漾韻》:「愴,悽愴。」《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後漢書·獨行傳·范式》:「時式出行適還,省書見瘞,愴然感之,向墳揖哭,以為死友。」唐白居易《韋七自太子賓客再除秘書監以長句賀而餞之》:「離筵莫愴且同歡,共賀新恩拜舊官。」 ②通「凔(cāng)」。寒冷。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愴,叚借為凔。」《列子·湯問》「日初出滄滄涼涼」唐殷敬順釋文:「愴,本又作滄。《周書》曰:『天地之間有愴熱。』」按:今本《逸周書·周祝》作「凔熱」。 ③用同「倉(cāng)」。《西遊記》第十三回:「正愴慌之間,漸漸的東方發白。」 (二)chuǎng 《廣韻》初兩切,上養初。陽部。 〔愴怳〕失意貌。《廣韻·養韻》:「愴,愴怳,失意皃。」《集韻·養韻》:「愴,愴怳,失意。」《楚辭·九辯》:「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王逸注:「愴怳,失意貌。」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