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擁 |
释义 | 擁〔拥〕 《説文》:「𢹬,抱也。从手,雝聲。」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作『擁』。」 yōng 《廣韻》於隴切,上腫影。又《集韻》於容切。東部。 ①抱;拥抱。《廣韻·腫韻》:「擁,《説文》作𢹬,抱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左擁簠粱,右執湆以降。」鄭玄注:「擁,抱也。」《世説新語·棲逸》:「阮籍往觀,見其人擁䣛巖側。」宋王安石《雜咏絶句十五首》之六:「朝陽映屋擁書眠,夢想鍾山一慨然。」又环抱;簇拥。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悦》:「三千堂上客,出入擁平原。」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六:「回首孤城,依約青山擁。」清顧炎武《嵩山》:「二室雲長擁,三呼響自臻。」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 ②聚;聚集。《字彙·手部》:「擁,羣從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争鋒。」《太平寰宇記·關西道五·華州》:「飛土掩谷,擁水為池。」《明史·太祖紀一》:「他盗擁兵據地,寇掠甚衆。」 ③围裹。《南史·隱逸傳上·陶潛》:「敗絮自擁。」唐吕温《吐蕃别館和周十一郎中》:「玉障擁清氣,蓮峰開白花。」宋陸游《雪夜》:「僵縮不能寐,起坐擁故袍。」《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我已打發人籠地炕去了,咱們大家擁爐作詩。」 ④持;执持。《廣雅·釋詁三》:「擁,持也。」《孔子家語·致思》:「擁鐮帶素,哭者不哀。」《史記·項羽本紀》:「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操刀而不割,擁檝而不度,世無此蠢愚之人。」引申为控制;掌握。《漢書·谷永傳》:「將軍履上將之位,食膏腴之都,任周、召之職,擁天下之樞,可謂富貴之極。」顔師古注:「擁,持也。」 ⑤掀卷;裹挟;推送。《宋史·忠義傳一·李若水》:「粘罕令擁之去,反顧駡益甚。」明郎瑛《七修類稿·天地類·金山水》:「潤州大風擁江濤過金山,遂没瓜步,數日江水復平。」 ⑥拥护;护卫。《字彙·手部》:「擁,衛也。」《楚辭·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王逸注:「言司命執持長劒以誅絶凶惡,擁護萬民長少,使自得其命也。」《南史·宋紀上·武帝》:「孟昶、諸葛長人懼,欲擁天子過江。」明湯顯祖《牡丹亭·禦淮》:「日日風吹虜騎塵,三千犀甲擁朱輪。」 ⑦占据;占有。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唐王勃《上劉右相書》:「於是遭不諱之主,擁非常之位。」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胡騎潛京縣,官兵擁賊壕。」 ⑧遮掩;蒙蔽。《集韻·鍾韻》:「擁,遮也。」《禮記·内則》:「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鄭玄注:「擁,猶障也。」南朝陳後主《隴頭水》:「落葉時驚沫,移沙屢擁空。」 ⑨肿。也作「臃」。清翟灝《通俗編·狀貌》:「擁腫,擁或作𦡈,亦作臃。」《金匱要略·水氣病》:「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蚕新臥起狀。」 ⑩曲隈。《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批巖衝擁,奔揚滯沛。」李善注引司馬彪曰:「擁,曲隈也。」按:「擁」,《史記》作「壅」。 ⑪阻塞。《管子·明法》:「出而道留謂之擁。」《史記·朝鮮列傳》:「真番旁衆國欲上書見天子,又擁閼不通。」宋朱熹《鉛山立春六言二首》之一:「雪擁山腰洞口,春迴楚尾吴頭。」又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宋蘇軾《送周正孺知東川》:「清時養材傑,杞梓方培擁。」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