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搭 |
释义 | 搭 (一)dā 《集韻》德合切,入合端。 ①击;打。《集韻·合韻》:「搭,擊也。」《北史·李彪傳》:「南臺中取我木手去,搭奴肋折。」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蘇良嗣僕射遇諸朝,懷義偃蹇不為禮,良嗣大怒,使左右牽拽,搭面數十。」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我若出公門小民把我胡撲搭。」 ②挂;披。《字彙·手部》:「搭,挂也。」唐白居易《石楠樹》:「傘蓋低垂金翡翠,薰籠亂搭繡衣裳。」唐韓偓《夜深》:「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景德傳燈録》卷六:「設長連牀,施椸架,挂搭道具。」 ③连接。《西遊記》第五十一回:「他兩個搭上手,却纔賭鬭。」《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可巧鳳姐之兄王仁也正進京,兩親家一處搭幫來了。」又勾搭。《水滸全傳》第二十回:「閻婆惜自從和那小張三兩箇搭上,并無半點情分在這宋江身上。」 ④乘;坐(车船等)。如:搭车。唐廖融《夢仙謡》:「星稀猶倚虹橋立,擬就張騫搭漢槎。」宋蘇軾《論高麗進奉狀》:「仍與限日却差船送至明州,令搭附因便海舶歸國,更不差人舡津送。」 ⑤钩。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現如今心似油煠,肉似鈎搭。」《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八回:「方傑一戟戳死了秦明,却不敢追過對陣,宋兵小將急把撓鈎搭得屍首過來。」 ⑥搭盖;架设。宋李光《論移蹕措置事宜劄子》:「其婺州所屯將兵家屬,乞且於衢、婺寄留,止發壯勇,仍令本府量度人數,先次搭蓋蓆屋,方得移屯。」《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左右領命,唤齊衆人,正欲搭跳上崖。」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况且我们古时候戏台的搭法,又和罗马不同。」 ⑦搀扶。《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到三更時候,又有二百餘人把莊門開了,將我搭扶上轎,擡了。」《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定睛看時,卻是賈母搭着鳳姐的手,後頭邢夫人、王夫人,跟着周姨娘并丫頭媳婦等人,都進院來了。」 ⑧搭配。《宋史·食貨志下三》:「初,襄、郢等處大軍支請,以錢銀品搭。」清黄六鴻《福惠全書·錢穀部·地丁搭錢》:「七分徵銀,三分搭錢。」《清會典事例·户部·搭放京餉》:「所糶錢文,陸續解部,以備搭放兵餉之用。」 ⑨书法笔锋。凡上笔带起下笔,上字带起下字都叫搭。元盛熙明《法書考·筆法·揮運》:「下筆之初有搭鋒,有折鋒,一字之體定於初下筆。」 ⑩量词。 ⑪附上。《字彙·手部》:「搭,附也。」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我也到那裏去搭一份齋,追薦我亡夫張孝友去來。」《儒林外史》第二回:「但你們説了一場,我也少不得搭個分子。任憑你們那一位做頭。」 ⑫方言。代词。相当于「那儿」。《海上花列傳》第一回:「莊荔甫道:『黎篆鴻搭,我教陳小雲拿仔去哉,勿曾有過回信。』」《官場現形記》第八回:「這位陶大人是從山東來的,今天纔下輪船,叫你先生多唱兩隻曲子,過天陶大人還要到你搭去請客哩。」 ⑬方言。介词。表示对象,相当于「与」。陆澹安《小説詞語匯釋》:「搭,與。(吴語)。」《負曝閑談》第十六回:「耐阿是搭錢大人一淘格?倪一幫裏是勿做兩個人格。」《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樸齋道:『小寓寳善街悦來客棧,無姆勿曾來,説搭娘舅請安。』」 ⑭用同「褡」。披在上身的罩衣。宋林逋《深居襍興六首》之一:「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 ⑮姓。《續通志·氏族略八》:「搭,明搭思,任教諭。」 (二)tà 《廣韻》吐盍切,入盍透。 ①摸;抚。《字彙·手部》:「搭,摸也,拊也。」 ②同「㧺(搨)」。冒;摹。《玉篇·手部》:「搭,摸搭。」《集韻·合韻》:「㧺,冒也。一曰摹也。或作搨、搭。」唐皮日休《奉和魯望寄南陽廣文次韻詩》:「八會舊文多搭寫,七真遺語剩思量。」宋梅堯臣《觀楊之美畫詩》:「韓幹馬本摸搭時,神駿都失存毫釐。」 ③手指用力往下压,印上。《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張狼因父母做主,只得含淚寫了個休書,兩邊搭了手印。」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