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穨 |
释义 | 穨 《説文》:「穨,秃皃。从秃,貴聲。」段玉裁注:「此从貴聲,今俗字作頽,失其聲矣。」 tuí 《廣韻》杜回切,平灰定。微部。 ①头发脱落;秃貌。《説文·秃部》:「穨,秃皃。」徐灝注箋:「秃者,髮落。」邵瑛羣經正字:「此為首秃之穨。今經典少用此義,亦少用此貴聲之字。」又指物体失去锋锐。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四:「允元學書,亦宗時法,故字無鋒穎而穨。」 ②落,落下。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秃部》:「穨,引申之義為穨落。」晋張載《擬四愁詩》:「登崖遠眺涕四穨,我之懷矣心傷悲。」晋陸機《思親賦》:「迴飈肅以長赴,零雪紛其下穨。」又指消失,消退。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絶交書》:「故使榮進之心日穨,任實之情轉篤。」《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身穨業喪。」唐崔湜《野燎賦》:「灼地而山川卷色,炎天而日月穨照。」 ③倒塌。《後漢書·儒林傳序》:「學舍穨敝,鞠為園蔬,牧兒蕘豎,至於薪刈其下。」宋吴曾《能改齋漫録》卷六:「穨城百戰後,荒邑四鄰通。」清毛奇齡《兩浙巡撫金公重修西江塘碑記》:「下穴而上穨,欲其墇之久,難矣。」 ④衰微;颓废。《周禮·冬官·梓人》:「爪不深,目不出,鱗之而不作,則必穨爾如委矣。」孫詒讓正義:「此穨爾,形容厭伏不振之貌。」《晋書·王湛傳》:「故曰魯酒薄而邯鄲圍,莊生作而風俗穨。」清王夫之《宋論·徽宗》:「一激不振,士氣全穨。」 ⑤衰老。晋陸機《愍思賦》:「樂來日之有繼,傷穨年之莫纂。」晋陶潛《九日閒居》:「酒能祛百慮,菊解制穨齡。」清彭允初《汪子文録序》:「汪子負經世志……頃屢困於鄉舉,髮秃,貌穨然老矣。」 ⑥水向下流。《史記·河渠書》:「水穨以絶商顔。」裴駰集解:「瓚曰:『下流曰穨。』」 ⑦流逝。南朝宋謝靈運《長歌行》:「徂齡速飛電,穨節䳱驚湍。」 ⑧柔软。漢班倢伃《擣素賦》:「兩靨如點,雙眉如張,穨肌柔液,音性閑良。」唐崔融《嵩山啟母廟碑》:「玄女以明月為珠,素女以穨雲作髻。」 ⑨寂静。《朱子語類·理氣上》:「天以氣而運乎外,故地確在中間,穨然不動。」 ⑩暴风。《爾雅·釋天》:「焚輪謂之穨。」郝懿行義疏:「孫炎曰:『迴風從上下曰穨。』」《玉篇·秃部》:「穨,暴風也。」《廣韻·灰韻》:「穨,暴風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