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揆 |
释义 | 揆 《説文》:「揆,葵也。从手,癸聲。」段玉裁注:「揆,度也。各本作『葵也』,今依《六書故》所據唐本正。」 kuí 《廣韻》求癸切,上旨羣。脂部。 ①度量;揣度。《爾雅·釋言》:「葵,揆也。揆,度也。」《説文·手部》:「揆,度也。」《詩·鄘風·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毛傳:「揆,度也。」朱熹注:「樹八尺之臬,而度其日出入之景。以定東西,又參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唐柳宗元《為南承嗣請從軍狀》:「臣竊不自揆,思竭忠誠。」鲁迅《坟·文化偏至论》:「盖揆之是非利害,已不得繁言深虑而可知矣。」 ②道理;准则。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手部》:「揆,度也;度者,法制也。」《孟子·離婁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唐李白《比干碑》:「殊塗而一揆,異行而齊致。」清洪秀全《原道救世歌》:「道統根源唯一正,歷代同揆無後先。」 ③掌管;管理。《左傳·文公十八年》:「(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遼史·營衛志上》:「其人土著而居綏服之中,外奮武衛,内揆文教,守在四邊。」 ④事务;政事。《書·舜典》:「納于百揆。」《後漢書·張衡傳》:「百揆允當,庶績咸熙。」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廣東八·瓊州府》:「臣聞成功在勇,圖揆在謀,克捷綏難,經略為上。」 ⑤古代总领国政的宰相一类的职位。《晋書·禮志上》:「桓温居揆,政由己出。」明沈德符《野獲編·内閣·宰相别領》:「李任邱以首揆,夏貴溪以次揆,審刑部囚。」明文秉《烈皇小識》卷四:「鼎甲三人,俱不得正揆席。」 ⑥吞灭;破。《楚辭·天問》:「何羿之䠶(射)革,而交吞揆之?」姜亮夫《屈原賦校注》:「揆與吞連文,則亦有吞義。吞訓滅,則揆亦有滅義。按:揆與破為雙聲,古有相通者,《吕氏春秋·知士篇》『靖郭君大怒,曰:剗而類,揆吾家。』《戰國策·齊策》作『破吾家』,是其證。」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